![]()

會員等級:管理版主
會員編號:00146
理財金幣:+ 147442
發表總數:總計 2612 篇文章
註冊日期:2004/02/21
|
|
會員資料
悄悄話題
發送郵件
個人網站
引用回覆
回覆文章
 |
中國大陸人民最近也發現什麼都漲,就是薪水沒漲 中國十三億人口的龐大需求量,正逼迫全球走進高物價時代。例如,最好的魚翅目前幾乎都被中國大陸餐廳包下,中國需求讓全亞洲最負盛名的魚翅餐廳面臨缺貨危機,開始被迫調漲價格。 早些年前,中國以「世界工廠」之姿,對全世界釋出廉價勞力,釋出大量的生產力與供給產能,因此壓抑了全球物價的上漲空間。現在情勢逆轉,中國對全球釋出通膨壓力。以十三億人口為基礎的需求量,正在狠狠拉抬全球物價。 西方世界於1973年爆發石油危機以後,世人對通膨的認知只是經濟景氣多空循環的週期階段之一,但這次的情況顯然不同。壓力來自於中國需求,只要中國繼續成長,十三億人口對各種物資的需求持續不斷向上擴增,這波通膨也就看不到盡頭。 中國定價的威力持續拉抬美國物價,今年五月至七月間,美國自中國進口商品的物價漲幅達到四.二%,這是美國勞動統計局自2003年進行該項統計以來的最高紀錄。明顯的,美國所面臨的通膨問題不是來自美國本土,而是來自世界工廠的漲價決定,但是基於事實,美國人恐怕不能不買中國貨,尤其對中低收入家庭更是如此。更糟的是,美國甚至沒有能力與籌碼,只能以升息手段和通膨怪獸放手一搏。但在房地產景氣低迷、次貸風暴衝擊消費信心之後,美國聯準會在9月18日宣布降息兩碼,然而降息的後遺症,就是讓美國更加赤裸裸的暴露於通膨風險之中。 目前美國的經濟形態處於所謂的「負向產出缺口」,意指實質經濟成長率低於潛在經濟成長率,基於振興景氣,必須降息。然而降息會帶來貨幣貶值的副作用,在通膨趨勢下,貨幣貶值就像是對物價上漲的壓力繳械投降,只能任其宰割。中國經濟持續成長,中國定價論的威力不斷釋放,而美國卻又不能以大膽升息手段壓抑通膨,夾雜在其中的台灣,同樣陷入兩難困境。 通貨膨脹是一定會、到處會、遲早會發生的貨幣現象。在經濟學上,惡性通貨膨脹沒有一個普遍公認的標準界定。一般界定為每月通貨膨脹50%或更多,但很多時在寬鬆上使用的比率會更低。多數的經濟學家認為的定義為:一個沒有任何平衡趨勢的通貨膨脹循環。目前由中國需求引發的通膨就是一個沒有任何平衡力量能夠阻擋的通貨膨脹,雖然他沒有造成某項商品一個月內暴漲50%,但是一年內暴漲50%的商品卻到處都是。當越來越多的通膨現象隨著週期反覆發生會產生惡性循環。有關惡性通膨的肇因雖有很多爭議,可是像這次由中國大陸改革開放所引起的則是史無前例。 由於人口眾多,也有錢買得起豬肉了,中國大陸已成世界上最大的肉類消費國,中國最近豬肉價格暴漲,豬肉批發價自今年4月份以來已上漲71.3%。 豬肉價格上漲可能很快推動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到4%以上。而且肉類構成CPI 的大約7%,價格壓力可能會影響到蛋、魚和其它食品的價格。 在人類過去一些知名例子中,德國在1920年代初的物價,曾在每49小時增加一倍;1940年代初的希臘被德國佔率時,物價每28小時上升一倍;匈牙利戰後曾每15小時增加一倍。這種極端例子一般都是因為戰爭爆發以及發行貨幣的政府信用破產。1993年10月至1994年1月,南斯拉夫的通脹就曾每16小時增加一倍;烏克蘭、秘魯、墨西哥、阿根廷、巴西等,亦在1980或90年代面對嚴重通脹。 借東風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Stock Market Prediction Financial Astrology Techniques 是非成敗誰先覺 進退存亡我自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