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等級:管理版主
會員編號:00146
理財金幣:+ 147442
發表總數:總計 2612 篇文章
註冊日期:2004/02/21
|
|
會員資料
悄悄話題
發送郵件
個人網站
引用回覆
回覆文章
 |
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kurich:「無論是基本面、技術面、消息面,皆是虛妄。若見諸面非面,即見鈔票。」 精神病患有可能是最好的股票投資者?美國一份研究說,精神病患反而願意放手一搏,在金融交易中的表現比所謂的「正常人」好。 美國愛荷華大學一組研究員對41人進行投資遊戲研究,這41人都是智力正常,但是其中有15人腦部主管情緒的區域受損,在醫學上成為精神病患。不過,投資行為研究顯示,這15人的表現比其他腦部未受損的人還要好。 這份研究探究的就是所謂的「腦袋經濟學」領域,希望了解驅使做出金融交易決定的心理過程。研究員從研究中發現,情感往往會讓一個人在金融投資上太過保守,儘管潛在利益遠超過損失,但是一個人的情感控制仍會讓人避免去承擔風險,亦即「短視型虧損厭惡」﹔相較之下,情緒控制出問題的人,就比較願意從事高風險的賭注。 研究設定20回合的賭局,一開始每名受試者都得到20美元的賭資,用擲硬幣來賭,每一回合都問每個人是否願意下注1元當賭注,輸了就少1元,贏了就得到2.5美元,西福說,「從邏輯的角度來看,應該是每一回合都下注。」不過隨著賭局進行,「正常」組受試者為了保有已經到手的獲利,投資變得越來越小心,而腦部功能受損的那一組則不是,最後,後者平均手上握有25.70美元,比「正常」組還多將近3美元。 參與這項研究的愛荷華大學神經學副教授貝克拉說,股票市場上表現最好的投資人有可能正好就是所謂的「機能性精神病患」﹔另一名報告的撰寫人史丹福商學研究所研究員西福指出,在快速做決定的過程中,往往會遷就情緒而做出決定,「然而,有時候人們需要抑制自然產生的情緒反應,才能作出可能是比較明智的決定。」他認為,許多公司老闆或者頂尖律師可能就有類似的表現。 研究員認為,這項研究與金融界所謂的「股票市場溢價之謎」有關,儘管從歷史發展來看,股票的投資報酬率較高,但是大多數投資人還是寧可選擇債券,而非股票,當股市下跌,投資人就轉向債券,即使長期來看這樣的投資選擇並非最好的。 這份研究刊登在心理科學期刊上,參與研究的包括史丹福大學,卡內基美隆大學以及愛荷華大學。
借東風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Stock Market Prediction Financial Astrology Techniques 是非成敗誰先覺 進退存亡我自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