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週期網 StockCycle
訪客 您好!請您先登錄網站 | 註冊會員最新文章熱門文章使用幫助購文辦法 股市週期網 StockCycle 首頁!

返回論壇首頁 股市週期網 StockCycle
 
      無處不是禪回上一頁
           查閱主題:天災感言
<< 無處不是禪歡迎您的到來 >>
 本版精華  個人收藏  回覆通知
只有管理人員可以在本論壇發表新主題! 您是本文章第 1479 位閱讀者。上一篇主題重新整理下一篇主題
 文章主題:天災感言 【加入收藏】將本主題加入我的收藏 將本主題加入我的最愛

作者匿稱:古海

 會員等級:管理者  
 會員編號:002
 理財金幣:+ 162400 
 發表總數:總計 23234 篇文章
 註冊日期:2004/02/11
 查看會員資料 會員資料  發送悄悄話 悄悄話題  電子郵件 發送郵件  參觀 古海 的個人首頁 個人網站  引用 引用回覆  回覆文章 回覆文章 
煩請古大代貼..

“御史雨”

開元年間,顏真卿考中進土,後升任監察御史,出使河西和隴右。那時五原郡有冤案很久得不到解決。天大旱,河流乾涸,莊稼枯萎。顏真卿到後,通過調查,果斷地糾正了這件冤案。冤案糾正之時,天也降雨,那裡的人們管這場甘霖叫“御史雨”。

白居易為災民請命

元和四年(809年),天大旱。白居易時為諫官。他想,早災已連續兩年。只減免少數地方的賦稅,遠遠不夠。他向皇帝提出,要求全部免征江南和淮南的夏秋兩稅,以扶救流亡災民和弱病百姓。與此同時,還要大大減少宮人。

長慶二年(822年),白居易做了杭州刺史。他上任後.對孤兒、寡婦、無人贍養的老人,予以特別的關心。當時杭州的飲水困難,白居易就踏勘地形,疏通李泌開鑿的六井,解決了百姓的用水。他到杭州後就開始修築堤岸,以保護錢塘湖,匯聚和排泄湖水,灌溉幹頃農田。“濬錢塘湖,周圍三十里,凡放水灌田,每減一寸,可溉十五頃;每一伏時,可溉五十余項。若堤防如法,蓄洩及時,則瀕湖千余頃田,無兇年矣!”(舊唐書﹒白居易傳)。

白居易在蘇州當刺史時, 減輕百姓的賦稅和工役負擔,使百姓得到一些休養生息的機會。因此,蘇州的老百姓都很感激他。當他離開蘇州時,老百姓紛紛前來為他送行,詩人劉禹錫描寫當時的情景:“蘇州十萬戶,盡作嬰兒啼。”

無視旱災遭懲罰

唐代有一個名叫崔蕘的官員,忌諱“災”字,對災情視而不見,反而毒打匯報災情的人,結果被老百姓懲罰了一頓。

咸通十一年(806年),陝州大旱,莊稼欠收。陝州農民沒有飯吃,還得交租交稅。無計可施的農民,到官府對觀察使崔蕘訴說了旱情,請求減免租稅。崔蕘沉著臉聽完了農民的話,突然把驚堂木一拍,厲聲喝道:“撒謊!”, 說著指著庭中的樹說:“你看,樹上分明還長著葉子,那有什麼旱災?” 說完,令衙吏責打匯報災情的農民。

崔蕘這種惡劣行徑,使得 “上下離心” ,並逼得農民鋌而走險。農民們埋藏在心中的怒火如同火山般爆發了,他們大鬧公堂,毆打崔蕪。衙門裡的軍吏也對這個“委政廝豎,不恤人疾苦” 的上司極為不滿,他們和農民一道,起來造反。軍吏們把崔蕘抓起來,扯掉了他的頭髮和鬍鬚。作威作福、不問民疾的崔蕘,見眾怒難犯,趕忙跪下,反覆磕頭求饒,才保全下一條命。當他狼狽地離任時,走到半路上,口渴了,向老百姓討水喝。老百姓知道他就是那個睜著眼睛不見災情的崔蕘時,便給他送上了一碗尿。

楊國忠隱瞞澇災

天寶十三年(754年)八九月間,長安“霖雨六十余日,京城垣屋傾頹殆盡,物價暴貴,人多乏食”。久雨成災,導致關中發生飢荒。在淫雨連綿的多事之秋中,唐玄宗憂愁得坐立不安。身為宰相的楊國忠生怕別人說“當朝宰相無德行,老天才降災”;他派人到郊外找一些長勢較好的莊稼,連根挖來,然後拿給玄宗看。玄宗問:“大田莊稼都有這樣好嗎?”楊國忠撒謊道:“是的。雨水雖然多,但沒有傷害莊稼。”唐玄宗年老昏庸,又因寵愛楊貴妃而信任楊國忠,因此,對楊國忠隱瞞災情也不加深究。由於唐玄宗的昏庸與楊國忠的欺上瞞下,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

隱瞞水災被貶官

大歷十二年(777年),京城長安遭了水災。京兆尹黎幹報告朝廷,受災面積總共31000頃;但是,度支使韓滉唱反調,說沒有那麼多。渭南令劉藻是韓滉的同黨,為了證實韓滉的話,謊說他那裡根本就沒有遭災。

唐代宗決定還是派人下去看看。他命御史趙計去渭南檢查。趙計不知為什麼,竟然也附和韓滉和劉藻,說渭南無災。但唐代宗仍不輕信。於是再次派御史朱敖去渭南檢查。朱赦不聽傳言,深入渭南,到處查看,終於把真實情況弄清楚了:渭南不是無災,而是損田3000頃。

代宗聽完朱敖的奏報,嘆了一口氣,說:“一個當縣令的人,應該十分愛護自己管區內的老百姓才是。如今老百姓遭了水災,縣令竟然隱瞞不報,他哪裡還有資格當縣令呢?”立即下令把劉藻和趙計都貶了官。

李實欺下瞞上

唐德宗貞元二十年(804年),關中大旱,關輔大飢。京兆尹李實,不僅不積極救災,反而加緊搜刮民財。百姓向李實訴苦.李不理睬。皇帝問李災情,李實回答:“雖有旱災,莊稼還是長得好。”他一面欺瞞皇帝,一面加緊向百姓徵收稅賦。老百姓只好拆房子賣磚瓦木料來交納,有的將快熟的麥子割下來完稅賦。

優人(演員)成輔端了解災情,於是利用弄雜劇的機會,在皇帝面前表演受災百姓的痛苦狀況,一邊表演,一邊唱,連唱了幾十支曲子,其中有一首:

秦地城池二百年,何期如此賤田園?
一頃麥苗五碩米,三間堂屋二個錢。

李實聽了,硬說成輔端誹謗朝政。皇帝也聽信李實的謊言,最後把成輔端處死了。

阿諛奉承 禍國殃民

唐朝末年,皇帝愛聽好話,臣僚們就專挑好聽的說,甚至可以把天災說成祥瑞。

乾符二年(875年)八月,有一群蝗虫從東方飛向西方,像烏雲一樣遮天蔽日,所到之處,莊稼無不吃得精光。後來,這群蝗虫在京城長安停下,京城尹謊報說:“這批蝗虫不吃莊稼,都抱住荊棘自己死掉了。”宰相更會討皇帝的歡心,他帶領文武百官向皇帝祝賀,說這是僖宗登基後五谷豐登的預兆。於是乎,君臣相互慶賀,皆大歡喜。

這一年,蝗虫吃光了莊稼,人民無以為生,轟轟烈烈的王仙芝、黃巢大起義爆發了。

被瘟疫滅亡的羅馬帝國

公元165年,羅馬帝國流行天花,大約1/4的人口死去。幾乎在同一時期中國的中原地區也出現了瘟疫,“家家有伏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聲”,估計死亡率達40%以上。

公元6世紀麻風病傳到歐洲,歐洲人對付麻風病的唯一辦法似乎就是將病人關進麻風院隔離起來。13世紀的時候歐洲共有19000多個麻風院。公元542年鼠疫爆發於地中海地區,並持續了五六十年,史籍上所稱的這次“查士丁尼瘟疫”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東羅馬帝國的衰落。14∼17世紀,黑死病肆虐歐洲長達300多年。

被瘟疫滅亡的瑪雅帝國

戴蒙德(Jared Diamond)在《槍炮、病菌和鋼鐵》一書中談到,正是病菌而非槍炮幫助了歐洲人征服美洲。

適宜於被人類豢養的家畜主要分布在歐亞大陸,美洲的原住民在歐洲人來到新大陸之前從來沒有見過馬。由於缺乏畜養家畜的經歷,美洲人從來沒有接觸過許多由動物帶給人類的病原體,對這些疾病完全沒有抵抗能力。歐洲人給美洲帶來的是一連串的瘟疫:1518-1526年的天花流行,1530-1531年爆發的麻疹,1546年的斑疹傷寒、1558-1559年的流感。據估計,95%的美洲原住民死於白人帶來的疾病。如果說瘟疫毀滅了瑪雅文明,可以說一點也不過分。

被瘟疫滅亡的明朝

每個朝代的末期,往往是昏君當政,天災人禍頻增,兵亂四起,內外交困。明萬歷年間,政府的賦役越來越重。隨之全國各地幾乎連年遭災。先秦晉,後河洛,繼之齊、魯、吳越、荊楚、三輔,並出現全國性的大旱災。萬歷、崇禎年間,旱災變得越來越頻繁,大旱之年的比率也在增加。最後波及華北數省的大鼠疫終於在山西爆發。

萬歷八年(1580年),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傳染者接踵而亡。同年,在太原府(今太原)的太谷縣、忻州、苛嵐州及保德州都有大疫的記載。次年,疫情傳至遼州(今左權),再傳至潞安府(今長治),疫情進一步擴大。萬歷十年鼠疫傳到相鄰的河北宣府(治今宣化)地區,這裡是軍衛密集的軍事重鎮。起自西城,秋至本城,巷染戶絕。此疫不僅造成懷來衛城中的人口大量死亡,並且傳入北京。在疫區,死亡人口約佔總人口的40%。另外,來自各地方志的資料表明,鼠疫還傳播到了山東及河南北部等地區。

從崇禎六年(1633年)開始,華北鼠疫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流行。這次爆發地點仍是山西。崇禎十三年,順德府(今邢台)、河間府(今河間)和大名府(今大名)均有大疫,並且是烈性傳染病的流行,瘟疫傳染,人死八九。崇禎十四年,疫情進一步發展。崇禎十四年七月,鼠疫再一次傳入了北京城。

崇禎十六年夏秋間北京城中的人口死亡率大約為40%甚至更多。北京郊區通州、昌平州等地的疫情也很嚴重。當時北京實際已是一座恐怖的疫城。死人太多,白天已可見城中處處鬼影,真令人毛骨悚然。京營兵士在遭受鼠疫侵襲之後,元氣大傷。事實上,北京城是不攻而克的。崇禎十六年,天津爆發肺鼠疫流行,一片悲慘淒惶。河南北部也是崇禎年間的鼠疫流行區,在汝州郟縣、開封府的陽武、滎陽、通許、商水以及河南府、彰德府、歸德府等地都有鼠疫流行的記載。人口死亡也是相當驚人的。

崇禎十七年(1644年)秋天,鼠疫南傳至潞安府,順治十八年《潞安府志》卷15《紀事》記載這次疫情,“病者先於腋下股間生核,或吐淡血即死,不受藥餌。雖親友不敢問吊,有闔門死絕無人收葬者”。崇禎九年至十六年,榆林府和延安府屬縣相繼發生大疫。

據估計,明代萬歷和崇禎二次鼠疫大流行中,華北三省人口死亡總數至少達到了l000萬人以上。由於鼠疫的流行與旱災、蝗災及戰亂相伴隨,所以,這一時期華北人口的死亡數應當更多。清兵順利入主中原,乃是天意。

順治元年(1644年),即清兵入關的次年,華北日趨風調雨順,大範圍的鼠疫流行也已熄滅。社會開始復甦,直到1661年迎來了康乾盛世。明亡清起,天意昭然若揭。

3. 地震
夏朝末君桀的殘暴与地震

夏朝末朝,發生過兩次大地震。“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隕如雨;地震,伊、洛竭。”“帝癸三十年,瞿山崩。”(均見于《竹書紀年》)

帝癸又名桀,是夏王朝最后一個君王。這時夏朝已是危机四伏,但夏桀窮奢極欲。据《竹書紀年》記載,他“筑傾宮、飾瑤台、作瓊室、立玉門”。還從各地搜尋美女,藏于后宮,日夜飲酒作樂。据說酒池修造得很大,可以航船,醉而溺死的事情時常發生,干盡荒唐無稽之事。民眾的生活則十分困苦,每年的收成難得溫飽,更無兼年之食,每遇天災則妻离子散。臣民指著太陽咒罵夏桀說:你几時滅亡,我情愿与你一起滅亡。

桀性情暴躁嗜殺。大夫關龍逢勸柬桀效法先王,像始祖大禹一樣節儉愛民,以長久享國;若是像眼下達樣揮霍無度,任意殺人,會亡國的。桀對這樣的忠言不僅不听,反而將關龍逢殺害,并警告朝臣們說,今后再象關龍逢這樣來進言,一律殺頭。于是賢臣絕跡,勸諫消失,桀愈加驕橫。

就在這种情形下,夏王朝星隕地震,河水斷流。商湯見夏桀已是天譴眾离,遂順天意起兵伐桀。桀死,夏亡。天災是上天對人不遵循天理的警告与懲罰。夏桀多行不義而天亡之。

商朝末君紂的暴虐与地震

帝辛是商朝最后一位國君,就是紂王。紂王生活荒淫,喜歡酗酒玩樂。他修建离宮別館,又作“酒池肉林”,日夜和他寵愛的妃子妲己以及一些貴族幸臣在這些娛樂場所飲酒取樂。

帝辛不僅奢侈腐化,而且行為暴虐。他用“炮烙之刑”殺人取樂。又殺比干、醢鬼侯、脯鄂侯。因此,商朝末年,殷紂王已處于眾叛親离的局面之中了。在這樣的情況下發生了一次地震。《竹書紀年》載:“帝辛四十三年春……?山崩。”地震加速了商王朝的崩潰。史籍在解釋地震原因時說:“紂王無道,故?山崩而薄落之水涸。”周滅商,紂王自焚而死。商紂王重蹈了六百多年前夏桀的覆轍。

西周末君幽王的昏聵与地震

周宣王末年的旱災,一直持續到幽王上台繼位時。這時,持續的旱災已使西周處于危難之際。可是,這位注定要當亡國之君的幽王剛愎自用,听不得逆耳忠言;時常耽于聲色,對國事不聞不問。一場更大的天災——地震發生了。周幽王二年(前780 年),鎬京發生大地震,涇水、渭水、洛水三川震動。源塞流竭,歧山崩塌。太史伯陽甫認為這是陰陽二气失序、周朝即將亡國的征兆。但幽王依然如故,不理政事。史書所講的“烽火戲諸侯” 講的就是幽王下令點燃烽火,以國家信譽為注,為博褒姒一笑的故事。

此后,西周還出現了一些异常气候和自然現象。《竹書紀年》載:“幽王三年冬,大震電。四年夏六月,隕霜。”這里所記述的,實際上是一种冬暖夏寒的异常气候。冬暖則害虫多,夏寒則傷庄稼。頻繁的自然災害,加劇了西周的政治、經濟危机。加上周幽王的昏庸荒淫和倒行逆施,公元前771年,申候聯合犬戎,攻下了四周首都鎬京,殺死了幽王,宣告了西周的滅亡。

旱災

《洪范五行傳》曰:“君持亢陽之節,興師動眾,勞人過度,以起城邑,不顧百姓,臣下悲怨。然而心不能縱,故陽气盛而失度,陰气沉而不附。陽气盛,旱災應也。”

周厲王的暴政与旱災

厲王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前858─前853年),西周的西北連續六年大旱。持續長時間的大旱,加上厲王的腐朽殘暴,結果是餓殍載途,白骨盈野。

旱災結束后,人民需要休養生息。可是,身為一國之君的厲王,卻變本加利地剝削和壓榨人民。他于災后進一步把原來公有的山林川澤霸占為已有,不許人民樵采漁獵。厲王所為的結果是廣招眾怒。在遭受數年旱災之苦之后,又斷絕了魚獵薪樵之源,造成民怨沸騰、國庫空虛、民不堪命。

為控制社會的言論,厲王從衛國請來巫師,借助巫術去偵察人們的竊竊私議。衛巫順從厲王的旨意,肆意指控國人“謗王”。一經衛巫指控的人便遭到殺戮。這樣一來,人們都敢怒而不敢言,路上見面,以目示意。鎬京城內,一片恐怖气氛。當時,大臣召公見厲王如此倒行逆施,便向他進諫。召公曾說過: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把水堵上,一旦潰決,傷人更多……如果硬要堵住人民的嘴巴,不讓說話,其后果是不堪設想的。但厲王根本听不進這些話,繼續一意孤行。

在天災、人禍的雙重折磨下,民不堪命,都不顧一切盼望天下大亂,不惜与暴君同歸于盡。這一天終于到來了:厲王三十七年(前842年),在小領主共伯和的領導下,爆發了聲勢浩大的武裝起義。不可一世的暴君厲王,被嚇破了膽,流亡于彘(今山西霍縣),結束了其殘暴的統治。

周宣王的無德与旱災

周宣王末年(約公元前803年),西周又發生了大旱災。這場旱災,持續時間更為長久。大旱不僅使河流、池沼完全涸竭,而且森林、草木皆干枯而死。農田、庄園,都變成了一片荒野。沒有糧食,連人畜飲水都發生了因難。《詩· 召旻》記載了這次大旱災:“旻天疾威,天篤降喪。瘨我飢饉,民卒流亡,我居圉卒荒。”旱災帶來的是一派庶民逃亡,邑里空虛,村落蕭條,田園荒蕪的衰落景象。

面對持續嚴重的旱災,周宣王繼用了先朝的祈禳。《春秋繁露· 郊祀》載: “……王以不雨,遇災而懼,整身修行,期欲以稍去之” (《帝王世紀》)。但是,宣王沒有商湯的德行,無論他祭祝,還是“整身修行”。都無濟于事。旱魔仍在肆虐。

明朝的苛政与旱災

明万歷年間,政府的賦役越來越重。隨之全國各地几乎連年遭災。先秦晉,后河洛,繼之齊、魯、吳越、荊楚、三輔,并出現全國性的大旱災。万歷、崇禎年間,旱災變得越來越頻繁,大旱之年的比率也在增加。天啟(1621─1627年)末到祟禎(1628─1644年)初,陝西連年飢荒,餓殍 遍野、死者枕籍。尤其是陝北,終年無甭,赤地千里,草木全枯,易子而食、人相為食的事件屢屢發生。各地因干旱而無法生存下去的農民揭竿而起。与此同時,祟禎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十四年.南北兩京、山東、河南、陝西等地連續四年遭受。大旱”、“大旱蝗”,飢民遍地.殺宮掠府、開庫分糧的事情到處發生。農民起義聲勢浩大。明王朝在內外交因及連年的大旱、大蝗, 瘟疫之中.迅速走向滅亡。

~米柔轉貼網路~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將文章內容轉貼其它理財論壇。
保護自身利益,勿將盤勢看法與股市規律透露讓他人知悉。
引用網站文章請註明作者與出處。
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支持網站永續經營,請踴躍發言。
通過討論才能及早發現問題,不再犯同樣過錯!
增進下單技巧。
歡迎意見交流。


發表時間 2004/10/25 22:12:21  該用戶目前不在線上    管理人員

作者匿稱:hddt86

 會員等級:三等公民
三等公民銀卡
 
 會員編號:003407
 理財金幣:+ 1 
 發表總數:總計 108 篇文章
 註冊日期:2006/07/17
 查看會員資料 會員資料  發送悄悄話 悄悄話題  發送電子郵件 發送郵件  參觀 hddt86 的個人網站 個人網站  回覆並引用原文 引用回覆  回覆本主題 回覆文章 

耐人省思的好文章!
人心不古!

 

回覆時間 2006/07/17 22:27:25
本主題只有一頁。 回上一頁
快速回覆文章: 天災感言
用戶名稱及密碼: 用戶名稱: 註冊會員? 安全密碼: 忘記密碼?



使用表情文字轉換?

   您可以使用鍵盤上的 Ctrl + Enter 鍵直接送出回覆

↑回頁首↑


本網站訊息內容著作權及責任歸作者所有,不作為投資決策依據,版權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
本網站發表言論純屬發表者個人意見,與 股市週期網 StockCycle 立場無關。
本網站所有的標籤與註冊商標由原創作者所有,本站僅提供連結,不代表擁有版權,如有侵權,請通知站長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