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 最佳的學習教室(轉貼人本教育) 快速的都會成長不僅讓我們的生活空間越來越狹小,連帶孩子的活動場所也深受影響,而且我們與大自然的距離似乎也愈來愈遙遠了。城市孩子也在無形中成了溫室花朵和十足的現代人;禁不起一絲風雨,對自然的適應力也就相對地減弱了。 因此,我們應該讓孩子多接近大自然,把大自然當做一個最佳的學習教室。大自然中生機無限,我們應該好好地把握這個最佳的天然資源,讓孩子有機會遠離塵囂,體會一下「雲深不知處,坐看雲起時」的意境。 最佳的大自然教室 大自然就好像一座知識寶山,放眼望去,無一不是珍貴的知識與教材。孩子對自然的事物除了單純的欣賞外,還有無盡的好奇與求知的渴望。在大自然中,孩子可以接觸到很多不同的飛禽走獸、花草與蟲鳴鳥叫。 小朋友可以在聆聽悅耳的蟲鳴之際,觀察勤奮的螞蟻汲汲營營的工作,或是在賞花的同時,請您為他們解解心中的疑惑。我們應該鼓勵孩子用心的去看,去聽和觀察周遭的景物,並且隨時提醒孩子一些沒有注意到的細微景物,以激發孩子對自然的好奇與學習的興趣。 兒童心理學家和教育家一致地認為:孩子對從遊戲中所得到的知識其印象遠勝過刻板的課堂教育。如果您想要孩子了解植物的生長,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孩子在自然中嬉戲、玩耍,讓他們自己去體會與觀察植物的生態。這可以讓孩子在遊戲的同時,培養出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家長的態度與角色 在大自然中,各種形形色色的飛禽走獸和花草樹木都有,相對地,家長也就面臨了許多突發的狀況。例如:孩子可能因為看到一條蛇而嚇的大哭,而您這時候所持的態度可能會影響到孩子未來對蛇所抱持的心態。 如果您在孩子的心情平靜後,對他解說蛇的特性,安全的迴避方式,毒蛇的辨識方法以及簡易的急救措施來撫平孩子對蛇的恐懼,您已經為孩子灌輸孩子對蛇的正確觀念並且免除孩子對蛇的恐懼。如果您對孩子說:「蛇很可怕,看到它一定要快跑或把它打死。」您也因而種下孩子對蛇的恐懼因子。 大自然中,有太多的奇禽異獸,即使有些蟲類讓您覺得討厭或害怕,您也不應該把您的心態表現出來或隨意的把它打死。因為,您不僅要言教也得身教,而您在無意中所流露的態度也可能成為孩子未來的行事心態。您也可以藉著走訪大自然的機會,趁機灌輸孩子環保的概念,珍惜資源,和培養孩子惜福的觀念。 大自然中生機無限,因此在大自然中長大的孩子其心胸也較寬廣豁達。因為他們懂得珍惜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與生物與分享。而孩子敏銳的觀察力也讓他們更容易體量與了解他人的處境,這對孩子的人際關係將會有莫大的幫助。懂得惜福更可以讓孩子體會大自然的神奇並善用其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力,營造出一個寬廣的世界。
青山常不動,白雲任往來 清涼月有水皆含NAMO AMITABH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