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等級:管理者
會員編號:002
理財金幣:+ 157470
發表總數:總計 23221 篇文章
註冊日期:2004/02/11
|
|
會員資料
悄悄話題
發送郵件
個人網站
引用回覆
回覆文章
 |
徐進 -佛教中的一點宇宙觀 一、佛教向我們提示了至極廣大的宇宙觀。 1.地球是個扁圓的球體,運行於虛空。按《阿含經》等,皆言以須彌山為軸, 有四大部洲繞日而行。即有四個繞恆星旋轉的星球,上面者有人類居住,有 生命存在。地球在其中,稱南瞻部洲,即“閻浮提”,形狀如庵摩羅果,略 為扁圓。科學直到最近兩百年,才證明地球是個扁圓球體;而佛經中早在二 千多年前就提出了。 2.佛經中指出,地球上有四大海洋,分隔陸地。地球上的大陸都是北廣南狹, 故閻浮提人的臉形也與之相仿,是瓜子臉,下巴尖。見《樓炭經》等。 3.其餘三個有生命的星體分別是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東、西兩洲 人的壽命約為我們地球人壽命的二倍半;北洲人是我們地球人壽命的十倍, 並都隨著我們壽命的增減而相應變動。東、西兩洲陸地形狀是半月形,北洲 陸地形狀是園形。將四大部洲圈起來,其中的範圍叫做“四天下”,又名“ 小世界”。而佛教說的“大千世界”,共有百億四天下,這是多麼廣大的宇 宙觀!而現代科學也證實了此理。但其雖探測至外太空,尚未尋找到其餘三 個有人類居住的星體,可見佛法的廣大。而修行至初禪,即可在定境中看到 須彌山和四大部洲,佛之羅漢弟子,如目連等,一晝夜即可飛行遍四天下, 數盡其中的人民、動植物種類。可見聖境誠非凡夫所能想像分別。 4.每一大千世界,稱為一佛土,有佛住世,教化眾生。有的大千世界有千億四 天下,有的有萬億四天下,大小不一。《華嚴》上說,有正世界,有側世界, 有覆世界,有仰世界,差別萬端;人民的身體、相貌也千差萬別,有的頭大 身小,有的多手多足,並有不同的壽命、名字、禮儀、住處......每一世界 懸浮於空中,下有風輪執持。所謂風輪,即是無形的強大引力。這是現代科 學所證明的。 5.世界為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從地獄直到他化自在天,色界從梵天直到 色究竟天,四空天為無色界。其中人民相貌、身量、衣著、壽命、受用等, 難以盡述,諸君可細研《三藏法數》,其中廣引經論,有詳盡記載。 二、佛教關於世界和人類起源的解釋:從緣起生。 1.世界的成壞。佛教指出,一切法皆是無常,皆是隨緣而有生滅。緣,即是因 果。一切物質世界,(佛教中叫作器世間)皆有成、住、壞、空的變異。而 每一大千世界將壞時,先有巨大風輪起,從一國土旋至另一國土,其中一切, 從地獄至有頂天,皆悉散壞。而大千世界外,另有風輪,護住此世界,不使 其蔓延,否則,所有世界皆當損壞。而世界將成時,先於界內普興大雲,彌 滿一切,接著普雨大雨,歷時百千萬億年,然而因風力作用,虛空與水際漸 次分開,次有金輪執持大地,接著出現百億日月、百億四天下,三界依次建 立。 道教中雖有“混沌初分”的描述,基督教中亦有關於起世間描述,仿佛與此 相類,但那充其量,只講了一個劫的成壞,而唯有得成無上正覺的佛,才能 徹底通曉三世的一切。 2.人的起源。在世界毀時,依次有火、水、風三災。所謂“火燒初禪、水淹二 禪、風刮三禪”,是指世界火災起時,一直能從地獄燃燒到初禪天,而其中 一切眾生,業報未盡者,循業受報,或生他方地獄,或生他方邊地;而業報 已盡者,或因定力,生光音天。等水劫毀滅二禪天時,眾生再依次上升。水 災退後,地面初現,上有地味,厚如乳酪,光音諸天為觀新地,而從空下, 嘗地味者,失卻神通,久久嘗之,身生粗皮(天人是沒有皮膚的),接著生 骨。由多食地味者,相貌醜陋,因之而起妒忌、差別。欲心重者、妒忌甚者, 化為女人。由貪嗔痴漸厚重故,外在環境越來越壞,地味盡,地味所化之淨 米亦漸粗劣,並漸漸不能自生。(其中細節甚多,難以述盡,詳見《三藏法 數》)漸次建立善惡美醜,勞動、爭奪,人中漸分出王者、隱士、士、農、 工、商。 3.當光音天諸人,因福盡故,下生大梵天時,先生之人,見後人紛紛下生,且 與己相貌一致,下界各類眾生、物種漸次繁興,以為是己之力,遂生大我慢, 謂:我生一切諸人,我是眾生之父。 4.從究竟上說,每一大千世界的成立,皆有兩個原因:一者,諸佛願力,二者, 眾生業力。謂諸佛欲取何土調伏眾生,即方便成立何種世界;眾生因受何種 業報,即生何種國土。如我們居住的娑婆世界的成立,是賢劫千佛的願力, 也是我等眾生的共業所感。當世界初成時,大千世界主--摩舍首羅王觀見 世界海中生千朵寶蓮,即知此劫中,當有千佛次第興世。(見《華嚴》) 5.從究竟上說,生命的起源,即《楞嚴》所謂:“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圓妙, 圓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有漏微塵國,皆 因空所立”。本來法界無有生滅,連法界之名字亦無,全是如來藏性淨明體, 廣大周遍,湛寂妙明;但一念忽起,率爾無明,即《楞嚴》所謂“覺明為咎” 者,讓我們成為眾生,枉受輪迴。但此理甚為複雜,難以盡述,懷疑惑之諸 君,可細研《楞嚴》,或可探知此理。真如此,則於佛法聖言量,不再懷疑 譏謗矣。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將文章內容轉貼其它理財論壇。 保護自身利益,勿將盤勢看法與股市規律透露讓他人知悉。 引用網站文章請註明作者與出處。 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支持網站永續經營,請踴躍發言。 通過討論才能及早發現問題,不再犯同樣過錯! 增進下單技巧。 歡迎意見交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