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週期網 StockCycle
訪客 您好!請您先登錄網站 | 註冊會員最新文章熱門文章使用幫助購文辦法 股市週期網 StockCycle 首頁!

返回論壇首頁 股市週期網 StockCycle
 股市週期與歷史規律
      歷史規律與天災研究回上一頁
           查閱主題:空間等離子體可能是導致失蹤事件的根源
<< 歷史規律與天災研究歡迎您的到來 >>
 本版精華  個人收藏  回覆通知
只有管理人員可以在本論壇發表新主題! 您是本文章第 3202 位閱讀者。上一篇主題重新整理下一篇主題
 文章主題:空間等離子體可能是導致失蹤事件的根源 【加入收藏】將本主題加入我的收藏 將本主題加入我的最愛

作者匿稱:古海

 會員等級:管理者  
 會員編號:002
 理財金幣:+ 155516 
 發表總數:總計 23205 篇文章
 註冊日期:2004/02/11
 查看會員資料 會員資料  發送悄悄話 悄悄話題  電子郵件 發送郵件  參觀 古海 的個人首頁 個人網站  引用 引用回覆  回覆文章 回覆文章 
空間等離子體可能是導致失蹤事件的根源

張寶盈
摘要︰
  本文結合地球科學、靜電學、等離子體物理、等離子體化學等學科的一些研究成果,討論了所謂“百慕大三角”之類的神祕失蹤事件,都可能是由於電離層中高密度的等離子體受太陽自上而下的輻射加熱而對流進入低層大氣並發生複合時造成的一種自然現象.觀測和分析表明,處于北、南緯30°附近的“百慕大三角”等區域,正是靜電(等離子體)大量產生的地方所在.地面大量靜電荷的累積與電離層中的等離子體發生電磁感性,在某些特殊條件下形成強電場,從而導致飛機、輪船失事. 

關鍵詞︰關鍵詞︰失蹤事件、空間等離子體、複合放能、等離子體特異化學回應 

  一、電離層、磁力圈電場與地球表層之間的電磁感性

  關於所謂“百慕大三角”的“神祕失蹤事件”以及類似現象一直在廣泛流傳.對于這些現象,如果不能用科學的陽光去普照它,就會被神祕主義的迷霧所籠罩.而簡單否定,不承認它的存在,則是于事無補的.
  試圖解釋這些現象的假說目前已近20種,諸如龍捲風說、海上渦旋說、大自然鐳射說、晴空湍流說、海底燃氣氣泡說、次聲說、磁異常說……,但這些假說都未能作出與這些現象的各種特徵相符的令人滿意的解釋.
  事實上,可能所有的失蹤事件,以及經常發生失蹤事件的地區,都並不神祕,它們都極可能與電離層、磁力圈等離子體受太陽加熱(由頂層向地面方向的加熱)和地內累積的靜電荷(等離子體)之間的電磁感性而對流進入低層大氣后發生的複合放能現象有關.
  如所周知,在地球大氣層的上方,存在由帶電粒子(等離子體)組成的電離層和磁力圈,是由太陽及宇宙線輻射使大氣發生電離而形成的.按照等離子體物理理論,等離子體巨視上總是呈“準電中性”的,但這種準電中性常常會由於帶電粒子的熱運動和外界帶電粒子的闖入而發生偏離,從而引起強電場.研究表明,“實際上,當電子密度ne(以及離子密度nί)足夠高時,即使是等離子體電荷有很小的空間分離,也會出現非常強的電場.” [1]另外,“強磁場產生兩個重要后果.……另一個后果是,任一(帶電粒子)橫越磁場的運動容易產生強電場.……于是宇宙中的電場化到實驗室尺度時也常是很強的.”[2]
  對地球電離層、磁力圈而言,太陽、宇宙線輻射、太陽風攜帶的大量帶電粒子的湧入,都會使它偏離電中性而產生強電場.由此產生的電離層、磁力圈電場與地球本體發生電磁感性,由於趨膚效應的存在,將使電荷(帶電粒子)集中于地球表層即地殼上.
  另一方面,太陽輻射對地球大氣的加熱作用使大氣發生對流,由於太陽輻射是從大氣頂層進入大氣的,對頂層大氣(磁力圈、電離層)的加熱作用比對地面的加熱作用(所導致的大氣對流)要強大的多,已有大量觀測資料證實這一點(參閱作者《風雨雷電的成因──兼論空氣、水、土壤的起源》一文).這使磁力圈、電離層中的等離子體經常不斷地被太陽加熱而對流到低層大氣中去.
  由於低層大氣中帶電粒子密度低,電場較弱,對流到低層大氣中的等離子體就將發生複合.
  等離子體物理研究表明,等離子體複合一般分為幾種形式︰輻射複合、碰撞輻射複合、分離複合等.
  除非是在電離層中那樣電場相對較強的場合下,等離子體複合主要表現為分離複合(複合為新的等離子體)外,在低層大氣中,等離子體複合主要表現為輻射複合和碰撞輻射複合.複合的結果最終形成中性粒子,而大量中性粒子就會結合形成或氣體或液體或固體物質.另外,等離子體複合過程是電離的逆過程,這個過程將使物質發生電離時吸收的能量重新釋放出來,所以等離子體複合過程是一個放能過程,這個過程會有大量能量釋放出來.
  但等離子體複合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由於等離子體成分、密度以及電場狀況的不同,等離子體複合的表現形式也不同,有快速複合,有緩慢複合,有單體複合,有集體複合等等.這些不同的表現形式就造成了自然界中的種種“神祕現象”.而大量的神祕失蹤現象,可能也正是電離層中的等離子體對流至低層大氣后發生複合而導致的.
  觀測表明,電離層“往往在正常電子濃度分佈背景上還夾雜著或漂浮著各種不同尺度的不均勻電離體或電離雲塊.人們將其叫做電離層的不均勻架構.
  通常研究的較多的不均勻架構位于離地面約110公里的E層區,這是一種較常見且較穩定的不均勻架構.人們將其叫做偶現E層,用符號Es表示.觀測發現,Es層是一個電離度很強的薄層電離區,其濃度約幾公引到2公里,廣延度達幾十公里到幾百公里.在該電離區內,電子濃度可達到其上下鄰近高度的3∼5倍,甚至有的可達到10倍以上.[3]由此可見,這種電離層“不均勻架構”中的等離子體密度是很高的.
  當有小尺度高密度等離子體不均勻架構因受太陽加熱而對流進入低層大氣,且其電場強度恰好接近電離與複合的平衡點,而低層大氣的電場狀況又不足以使它發生快速複合時,這樣的高密度的等離子體雲團就會維持相當長的生存壽命,這樣的雲團由於其中電荷的劇烈運動而會產生強烈的電磁效應(這種強電磁效應必然導致誤入其中的飛機或輪船儀表失靈亂轉),當它們與其它物體發生接觸時就會與之發生激烈的物理化學回應,使被接觸的物體發生劇烈的物理和化學變化,這種遭遇的結果往往是使被接觸物發生電離、爆炸或等離子體特異化學回應.
  由於這種等離子體雲團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所以常常會使不明就裡的飛機或輪船誤入其中而罹險.
  電離層中的等離子體對流進入低層大氣也不是一種偶然的孤立的事件,它同樣是與地殼中累積的較多的電荷發生電磁感性的結果.所以這類現象常常在地球的某些關節點(如所謂的百慕大三角、龍三角等地帶)上發生.因為這些關節點也是帶電粒子(等離子體)集中產生的地帶.

  二、導致飛機、輪船失事的可能原因

  眾所周知,地球北緯30°線常常是飛機、輪船失事的地方,人們習慣上把這個地域叫做“死亡旋渦區”,除了令人驚恐的百慕大,還有日本本州西部被稱為“魔海龍三角”的海區、夏威夷到美國大陸之間的海域、地中海及葡萄牙海岸、阿富汗這5個異常區.在地球南緯30°度線上也同樣有5個異常區──非洲東南部沿海海域、澳洲西海岸海域、紐西蘭北部海域、南美洲東南部海域、南太平洋中部海域,人們在把這10個異常區在地球上一一標出以後,驚奇地發現他們在地球上幾乎是等距離分佈的,如果把這些異常區相互連接,整個地球就會被劃分成20多個等邊三角形,每個區域都處在這些等邊三角形的結合點上(圖1).[4]
  在魔鬼區,海流、海洋渦旋、大氣氣旋、風和海氣相互作用以及磁暴等比其他地區更加激烈和動盪;海水運動上表現為一種大尺度垂直擾動的渦旋,所以魔鬼區又被稱為渦旋區.[5]
  如果將北緯30°線上下各移動5°左右,我們再次吃驚地發現,在北緯35°附近是令人恐怖的地震死亡線,這一地區發生的災難性地震,死亡在2000人以上或者震級在7級以上的就達幾十次,如日本大陸的地震達到8級,葡萄牙裡斯本兩次8級地震、土耳其埃爾津蹬的8級地震、美國舊金山的8.3級地震、義大利拉坦察的9.8級地震…….
  在北半球這兩條相鄰的緯度線,為什麼會成為一個令人費解、怪事迭出、禍患隱憂、災難頻仍的神祕地帶?[4]
  中國的南海也存在著“魔鬼三角”,以下是在該海域發生的三起海難事件.
  1979年5月中旬的一天,一艘菲律賓貨輪“海松”號正開足馬力,由中國南海向馬尼拉方向駛去…….馬尼拉港“海岸防衛隊”的無線電接收機突然收到一個緊急呼救信號,“海松”號在台灣以南、呂宋島以北海域遇難.信號來得是那樣突然,又消失得那樣急促,甚至來不及報告遇難原因和當時的情況.搜尋小組火速趕往出事海域,經多方搜尋,非但25名船員蹤跡全無,就連上千公頓重的貨輪也沒有留下半點殘跡.
  7個月后的12月16日,在“海松”號發出最後求救信號的海面上,由菲律賓馬尼拉駛往台灣的“安吉陵明”號貨輪又失蹤了.
  1980年2月16日,距“安吉陵明”號遇難正好兩個月,災難又一次發生了.東方航運公司的“東方明尼空”號貨輪在行駛到香港與馬尼拉之間時,與陸地控制室的通訊聯絡突然中斷……
  不到10個月的時間,三艘貨輪在同一海域神祕失蹤,引起了人們極大的恐慌.人們驚奇地發現,這片西起香港,東到台灣,南至菲律賓呂宋島,面積約10萬平方千米的海域的位置,恰好與舉世聞名的“百慕大魔鬼三角區”的位置遙遙相對,于是,中國南海“魔鬼三角”的稱謂不脛而走.
  這三起失蹤事件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其一是事出突然,失蹤船只都是在剛發出求救信號后,無線電聯絡就立即中斷,這說明災難是在沒有任何預兆的情況下突然降臨的,遇難過程短暫,或通訊設備在瞬間遭到干擾破壞.其二是船員全部失蹤.每艘船上都有許多船員,可事后救援人員雖多方搜尋,卻從未找到一名倖存者,甚至連尸體也沒有見到……其三是船只蹤影全無.在出事地點均未發現船人留下的任何遺物,比如救生筏、碎片或油漬等,海面平靜得就像什麼事也沒有發生過一樣.[6]
  無論是在百慕大三角,還是在“魔海龍三角”失事的飛機、輪船,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即出現羅盤失靈,“瘋狂地快速亂轉”(顯示存在渦旋電磁場),無線電通訊故障或中斷.突然出現“海霧”、巨浪、狂風、旋渦,以及突然湧現的“濃霧”等等.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顯然與海面電場同電離層、磁力圈電場的電磁感性有關.
  原來,南北緯35°線附近正是地球靜電荷(等離子體)的富集區︰現代已探明,地球輻射帶(范艾倫帶)──由地球磁場俘獲的帶電粒子帶,其內輻射帶箍著地球赤道帶,向南向北各延伸35°左右(圖2).看來這個南北緯35°線可能正是地球內輻射帶的磁力線進入地球的所在,因而在這個區域裡俘獲了遠比其它區域高得多的帶電粒子(等離子體).而之所以形成上述分佈在南北緯30°上的10個異常區,可能也正是地球內輻射帶磁力線在這些區域俘獲了大量帶電粒子后,所產生的靜電珠串形成力導致的.
  另外,很早人們就知道,地球自轉時,赤道至北緯35°地帶鼓起,35°至兩極之間的地帶下陷.上升與下降的交界帶為35°線.
  其次,太陽和月亮引潮力的長期項是赤道到南北緯35°間的地帶為上升區,35°至兩極之間的地帶為下沉區.其交界帶為35°線.
  再者,太陽光照射到地表,一部分為地表吸收,另一部分輻射出去了.由於輻射量在不同緯度相差不多,因之赤道至大約35°線之間的地帶地表熱量有剩,35°線至兩極間則不足.這樣35°線就成為兩種熱狀態的交界帶.[7]
  在這一升一降、一冷一熱的交界帶上,必然產生地殼的錯動、摩擦和溫差,由靜電產生的原理可知,地殼的錯動、摩擦、溫差、高壓下的軟流物質的往複運動,必然產生大量靜電(等離子體),這種地殼摩擦產生的靜電等離子體與電離層、磁力圈中的等離子體相互感應,“野狼狽為奸”,聚集在這條緯度線上,成為一只看不見、摸不著的無形殺手,由於等離子體的複合會釋放巨大能量,荷電粒子的劇烈運動又會產生極強的電場和磁場,從而在這些地方導致大量諸如飛機、輪船失事、地震、颱風、龍捲風、海洋渦旋(磁場中的洛倫茲力使帶電粒子作渦旋運動)等一系列災異事件.這些海區的海水運動之所以表現為一種大尺度垂直擾動的旋渦,顯然也是由累積的等離子體形成的電磁場中的洛倫茲力導致的.突然出現的海霧、巨浪、狂風等等,也正是等離子體複合放能所產生的必然現象.


    圖1 地球上12個異常(旋渦)區



       圖2 地球輻射帶



  為什麼這些“神祕”地帶大多在海面上呢?
  顯然也與大氣電場有關.“在地面附近,由於積雨雲下方地面的尖端放電,使近地層大氣存在與地面電場符號相反的大氣離子,從而形成一濃約幾公丈至幾公引的電屏蔽層,並使近地面大氣電場減弱,離地愈近,大氣電場也愈小,觀測結果表明,地面大氣電場一般不超過10KV/m.……不過,在水面上,特別是在平靜的湖面上,由於尖端放電較弱,從而使近地層大氣電屏蔽層不如陸地顯著,因此,積雨雲下方的水面大氣電場一般偏大,個別可高達130KV/m.”[8]
  可見平靜海面的電場可能會比地面電場高1個數量級以上.
  眾所周知,世界海洋表面在許多地方具有達數公丈的平緩撓曲,即特殊的隆起和凹陷.……這些海洋撓曲可以用海洋層中及其以下岩層的靜電場對海水的作用來加以解釋.海洋中存在著大地電流證明這樣的靜電場是存在的.像其它電解質一樣,海水在靜電場強度較大的區域被吸入.因此,如果在海洋中某些局部地段的靜電場的垂直分量達到相當大的值,則該區的海水表面應當向下或向上彎曲.
  在百慕大三角區域有若干個導電性高的地帶.首先是波多黎各海溝,在它的上面海洋表面向下彎曲達15∼25m.……馬尾藻海中海面向下彎曲近60米.[9]表明這裡的海底存在很強的靜電場.
  當累積了較高密度的等離子體(靜電荷)的海面與電離層、磁力圈電場發生電磁感性時,就會形成較強的(電)磁場,當由於與空氣或海水相摩擦而帶電的飛機或輪船駛入這樣的水域時,就會激起強電場,導致飛機或輪船發生電離,使之在一瞬間就化為亞原子粒子(離子)而消失得無影無蹤.這可能就是在上述神祕區域發生各種失蹤事件的謎底.

  三、神祕失蹤事件解析

  不僅僅是在百慕大等等所謂魔鬼三角區,在其他地區同樣發生過一些令人難以思議的“神祕”失蹤事件.
  1918年12月,當時的英國政府為了準備攻占達達尼爾海峽的重地加利波群島,派遣了諾福克第五縱隊駐守在歐洲南部的巴爾干半島上.當第五縱隊正在行軍時,晴朗的天空中不知從何處飄來一縷很奇特的雲彩逐漸靠近英國人.據目擊者在望遠鏡中觀察到的情況看,雲塊有200多米長,60多米濃(另一則報道說雲塊能夠反射太陽光,給人一種奇怪的感覺).幾分鐘后,漂浮的雲彩把英國人完全罩住了,接著那雲彩向天空中升起,它和停滯在空中的其他團塊狀雲彩匯合成片,旋即向北邊飄去.這時,目擊者們才驚訝地發現,在光禿禿的山頂上,看不見半個人影,英國的諾福克第五縱隊的全部人馬不見了.大批英國士兵就這樣神祕失蹤了.
  1707年在歐洲的北利牛斯山也曾發生過類似的事情.當時,卡洛斯•德•奧斯特裡亞屬下的4000名士兵,奉命前往西班牙時,突然被一塊奇形怪狀的雲彩團團圍住,轉眼之間這4000人消失得無影無蹤.第2天友軍來到山上的宿營地,發現軍營內營火依然燃燒,馬匹、大砲原封未動.[6]
  類似的記載還有1858年發生在越南的650名軍人和1937年發生在中國南京3000名士兵神祕失蹤的事件.此外,還有一些單人失蹤的事件.
  下面是一則飛機失蹤的事件.
  1953年11月15日,兩名美國飛行員失蹤.當時他們向基地報告,他們準備穿過一片“淡紅色的雲層”后,基地就再也不知道他們的去向了.這一天,費利斯克•蒙克拉中尉和威爾遜等軍士駕駛著一架F-89式殲擊機,從密執安州金羅斯基地起飛.他們是奉命前往蘇洛克空域攔截一個不明飛行物的.基地控制塔的雷達操縱員,在螢幕上看到這架F-89式殲擊機和機上兩名飛行員不明不白地失蹤了.[6]
  又是“淡紅色的雲”﹗
  認真地研究有關記載失蹤事件的資料就會發現,幾乎所有的失蹤事件都與“奇異的雲”有關,且都伴隨著顯著的電磁效應.“有的飛機或船只上的人,眼睜睜看著另一些船只和飛機開進了一片集中的、有時發光的雲霧中,再也沒有出來.”[10]
  “大部分報告都以異常的電磁活動為中心,諸如羅盤飛轉,陀螺儀失靈,無線電、雷達和聲納中斷,儀表失靈,電力枯竭和馬達失靈等等.另外,有的報告描述在夜空和海下見到明亮和波動的光,突然出現的發光的霧,以及飛碟和海下飛碟等景象.”[10]
  “機身上有高熱或強電熔毀的痕跡.”“由於遇到強磁場或電離場而崩潰.”如在一次失蹤事件中,麥克•洛克斯駕駛的塞斯那-172型飛機,載有兩個乘客,這架飛機在1974年12月16日飛往海地途中,遇到了種種異常情況,它突然被一團不知那裡來的旋渦雲追趕,結果撞到大伊芳納瓜島的一座小山上墜毀了.
  “有些經驗告訴我們,某種電能有時象一團團的火球,徑直向鐵製船只滾去,甚至還能沖向鋁製的飛機.” [10]
  詳細的分析已表明,雲、霧的形成正是空間等離子體發生複合的結果,“發光的雲霧”表明其中等離子體密度非常高,因而能產生極強的電磁效應.“旋轉的雲”則表明等離子體雲團中由於電荷的劇烈運動所形成的電磁場中的洛倫茲力已使帶電粒子發生了渦旋運動.而“一團團火球”則是密度更高的等離子體火球.這些等離子體雲團的源頭都來自電離層或磁力圈,與海面或地面累積的等離子體發生電磁感性和/或受太陽加熱而對流到低層大氣.這些等離子體雲團中的高能電子和高能離子與帶有電荷的飛機或輪船物質發生相互作用,就可能會發生在等離子體條件下的特異化學回應而破壞其物質架構,使之離解為等離子體,飛機、輪船或人體也就會頃刻之間失蹤、“蒸發”了.從而導致飛機或輪船失蹤,這樣的失蹤事件就不會留下任何殘骸或遺跡.
  這樣的旋渦雲或火球之所以能追趕飛機或輪船,正是其中的電荷與飛機或輪船帶有的電荷發生電磁感性(異號相吸)的結果.
  而且,即使在等離子體密度並不很高,甚至在室溫條件下也可能引發等離子體特異化學回應,導致人體失蹤.研究已知,在等離子體作用下,有機物、水和氧氣之類,也都能透過形成各自的等離子體,產生相應的高活性物種,如
CH4→CH3•+H•
C6H6→C6H5•+H•
H2O→OH•+H•
R1R2→R•+R•
式中R表示鏈烴.
而等離子中的原子氧與有機物的回應,先是奪取烷基中的氫並使鏈烴羰基化,隨著氧化的不斷進行,最終能使有機物分解為CO2和H2O.
RCH2CH3+2O•→RCOCH3+H2O
RCOCH3+(2n+m-l)O•→nCO2+mH2O
  對有雙鍵的烯烴類也是如此,只不過中間還要經過環氧化.
  以上這些回應在非平衡等離子體中接近室溫的條件下即可實現.[11]
  可見人體這種有機物若遭遇這種等離子體雲,就難逃厄運了.
  這類回應由於是靠電子動能激發的,與熱能、光能等激發模式有所不同,因此在等離子體空間便顯示出許多特異的化學現象.[11]
  當本身帶有大量靜電荷的飛機突然闖入存在較強電磁場的等離子體雲時,將會使其電場急劇增強,如果等離子體雲中的離子密度、溫度尚不夠高,可能會使飛機爆炸、解體;而當其粒子密度、溫度足夠高時,則可能會使飛機全部或部分電離,飛機就會完全“失蹤”或只剩下很少的殘留物.
  許多不知原因的空中飛機突然爆炸、解體(如2002年5月25日台灣華航飛往香港的波音747飛機失事事件),極可能是由於這種原因導致的.
  大氣電學研究表明,晴朗的天空也存在晴天大氣電場,且可以達到很大規模.此時由於等離子體雲團處于較隱蔽的狀態,難以直視,故其危害性更大.不過可以透過雷達進行觀測.
  1980年,蘇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大氣光學研究所的學人,在乘飛機對西伯利亞地區和遠東地區上空觀測時,發現天空中陽光燦爛,萬裡無雲,而飛機上的雲層觀測雷達螢幕上卻清晰地出現雲層顯示.他們稱之為隱形雲或透明雲.[12]
  這些看不見的隱形雲或透明雲,極可能正是對流到低層大氣中的電離層等離子體雲.
  因此,防范這種無形的空中殺手,是保障飛行安全的重要環節.

  四、神祕失蹤事件的共性與差異

  在諸多奇異的空難、海難事件中,既存在某些共性,也存在某些差異,所謂共性,是幾乎所有的事件都是無線電通訊突然中斷,無法發出或接受無線電信號,羅盤失靈亂轉,晴朗的天空突然出現白色的雲霧,耀眼的亮光(可能是等離子體發光).海水變成乳白色(可能也是由於飛機、輪船進入等離子體雲激發電場使等離子體發光所致,日光燈管即等離子體發光,是乳白色的),等等.差異之處在于︰一些事件是飛機、輪船和乘員一起失蹤,找不到一點殘骸.有些則是飛機突然爆炸解體,只能找到部分殘骸;有些是船只貨物完好,人卻失蹤了.有些則是失蹤幾十分鐘甚至幾十年又突然出現.當然,遭遇危險又死裡逃生,安全返回的也不少,這是什麼原因呢?很可能,這種狀況與等離子體雲中的離子分佈的密度以及正離子與負離子的不同比例、不同元素的離子、不同電離度的離子等原素有關,不同的元素離子、不同的電離度的離子、不同的離子密度和正負離子的不同比例導致不同的現象,也可能會表現出不同形態如紅色的雲、發光的雲、球狀閃電、黑色閃電等.
  當等離子體雲中的離子密度極高、能量極大時,能將一切物質迅速電離或發生特異化學回應而轉變為其它形態的物質,碰上這樣的電荷雲,人和飛機、輪船就會一起失蹤.當其中的離子密度尚不足以使物體電離,卻能引發等離子體特異化學回應時,就可能按照前述的回應機製使人體有機物分解為CO2和H2O,造成人員失蹤、船只完好的現象.如︰1855年2月28日,英國三桅船“馬拉頓”號在北大西洋碰到美國三桅船“徙瑞姆斯•切斯捷爾”號,見該船風帆落下,無人駕駛,在大海中隨波逐流,“馬拉頓”號船員登上該船,發現船只完好無損,貨物絲毫未動,食物、淡水充足,也沒有任何搏鬥和暴力的痕跡,只是不見人,也找不到航海日記和羅盤.
  起初,人們還以為該船的船員乘舢板離去了,就把這艘船拖到紐約,但經過一番查詢后,才知道他們並未歸來,而且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沒有發現他們.[6]
  當離子密度較低,既不足以使物體電離,也不能引發特異化學回應時,碰上這樣的等離子體雲,就有機會逃生,如1977年2月,一架私人水上飛機掠過百慕大海域時,飛機上的幾位朋友正在吃飯,突然發現盤子裡的刀叉都變彎了.當時羅盤指針偏轉了幾十度,他們加速逃離了這個可怕的航區.返航后他們發現,錄音機卡帶裡錄下了強烈的海的噪音.[6]
顯然,這架水上飛機碰上的等離子體雲電場尚不夠強,才使他們得以逃離,刀叉彎曲、羅盤指針偏轉、強烈噪音都表明已存在較強的電磁場.此外還有一些輪船遭遇類似異常而最終逃離險境的記載.
  而當等離子體雲中的電荷密度恰巧處在一個微妙的密度分佈上時,則有可能導致物體“準電離”,即物體的原子核和核外電子被電場中的電子、離子碰撞而沖出原來的“軌道”,但尚未越出原子核與核外電子發生相互作用(庫侖力)的極限距離(處于一種“若即若離”的狀態),由於其時原子核與核外電子的相互作用已很微弱,成為相對獨立的離子和電子,而失去了其原有的物質性,變成準電離態的透明的不可見的物體.如果此時電場逐漸減弱,被“準電離”的物體的原子核和核外電子又(由於尚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力(庫侖力)存在)會重新複合為原初的原子和分子.
  在這個“準電離”過程中,原來的物體實際上已不存在,它作為一個物體的“時間過程”也就不存在了.複合后這個物體的時間流程重新開始,因此對這個物體來說,在準電離狀態有一段時間空白,所以無論是鐘表,還是人的感覺都不會有在“準電離”狀態的時間記憶.而並非進入了什麼“時間隧道”.
  這類事件有︰1992年6月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起飛飛往義大利首都羅馬的一架737客機,在飛到非洲東部海域上空時,突然從雷達熒光屏上消失.直到20分鐘后又在原地出現,雷達上的光點還是在原處出現,當到達羅馬機場時晚點20分鐘.可是機上的乘客和機組人員、駕駛員的手錶還是正常走動,沒有感覺到晚點.[13]
  類似事件還有︰1990年8月,委內瑞拉卡拉斯市的一只失蹤了24年的帆船“尤西斯”號,在一處偏僻海灘擱淺再現.這只帆船是在24年前一次颶風中在百慕大三角區失蹤的.
  1954年在百慕大地區一個參加越洋比賽的載人大氣球失蹤,36年后又突然出現下失蹤地點.[5]
  那么,為什麼百慕大、龍三角等奇異海域發生不測事件是突發性的,而不是經常性的呢?顯然,這取決于靜電荷(等離子體)聚集的程度如何︰當海面和/或空中由於諸如太陽耀斑爆發、太陽風增強等活動而聚集了大量等離子體時,就容易引發災難,反之則不會出現異常.而某個區域的靜電荷(等離子體)的聚集是受太陽電場和地球電場的整體影響以及諸如空氣電離度、氣壓、氣溫、空氣電導率等等多種原素影響的,不會保持一個恆定的數值.
  而之所以失蹤的飛機、船舶大都發生在天氣晴朗、波浪不大、海面平若明鏡的日子[14],原因可能有2︰1、愈是天氣晴朗,太陽照射愈強,空氣溫度愈高,電離度也愈高,空間或海面等離子體密度愈高;2、愈是風平浪靜,則海面愈缺少尖端放電的機會,導致海面電場更強.
  總之,當我們已認識到導致這些空難、海難事件的根源之后,就能夠有針對性地加以預測和防范,使人類遠離這些大自然帶來的災難.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1984年,加拿大科學家唐納德•戴維森曾提出過一個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融解釋放大量甲烷氣導致輪船因海水密度降低無法承受輪船的重量而沈沒,飛機因尾氣引燃可燃氣體而燒毀的假說,這個假說被一些人在某種程度上當作了“百慕大三角”的謎底.
  但是,稍加分析就會發現,這種假說仍有許多無法解決的困難問題.其一,該地區是否儲有大量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目前尚未經探明.如果確實儲有大量可燃冰的話,又是什麼原因使其突然增溫而融化的?其二,這些可燃冰如果以如此大的規模和如此快的速度(據稱海中上升的氣體竟使海水浮力下降,托不住輪船,可見其融解之速)融化的話,那么在數以億年計的地質史中,可能早已融化淨盡了,不會儲存至今天.其三,如果是可燃冰燃燒導致飛機失蹤的話,那么所溢出的可燃氣體會同時燃燒,因而將是能量十分巨大的爆炸,而絕不會單單把飛機燒毀.而這樣的爆炸會相當于數顆乃至數十、數百顆氫彈爆炸,會在很遠的距離內觀測到.而事實上並未發生過這樣的大爆炸.另外,它也不能解釋天然氣融解為什麼會是突然性地發生,不能解釋磁異常現象和為什麼在海底找不到失事的沉船和飛機.所以這種假說並未揭示出事物的本來面目.
(本系列論文約20篇已結集成書《發現天機──天地大解謎》)
張寶盈 北京中醫藥大學 100029北京
參考文獻︰
[1]〔蘇〕 . .卡多姆采夫.等離子體中的集體現象〔M〕.劉成海譯.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3,2
[2]〔瑞典〕H•阿爾文 C•─G菲爾塔瑪.宇宙電動力學〔M〕.戴世強譯,北京,科學出版社,1974,146
[3]曾治權等.日地關係〔M〕.北京︰地震出版社,1989,158
[4]詹姆士•伯列斯特等著 楊博編譯.神祕北緯30°〔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6∼7
[5]汪敬東.神祕百慕大〔M〕.北京︰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2000,扉頁,208∼209
[6]汪敬東.不可思議的世界〔M〕.迪化︰新疆民眾出版社,2002,176∼177,158∼160,162,164,149
[7]郭增建 秦保燕 李革平.天文原素與北緯35°線上的大震災害〔C〕.見︰《天文與自然災害》編委會編,天文與自然災害.北京︰地震出版社,1991,45∼46
[8]孫景群.大氣電學手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5,110∼111,112
[9] .Α.Αnbφ .有關海洋中電場的作用和意義的新假說.海洋地質動態.1996,2,18∼19
[10]〔美〕查理斯•伯裡茲.失蹤──神祕的百慕大三角區.佟富等譯,北京︰海洋出版社,1982,1∼2,5,103,106,
[11]趙化僑.等離子化學與工藝〔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1993,108,4∼6
[12]徐好民.地象資料•徵兆地質學•地震預報〔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259
[13]汪敬東.世界最大之謎UFO〔M〕.迪化︰新疆民眾出版社,2001,125
[14]陳敏.百慕大三角的新震撼〔M〕.迪化︰新疆民眾出版社,2002,99

資料來源 光明網論文發表中心
作者--北京中醫藥大學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將文章內容轉貼其它理財論壇。
保護自身利益,勿將盤勢看法與股市規律透露讓他人知悉。
引用網站文章請註明作者與出處。
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支持網站永續經營,請踴躍發言。
通過討論才能及早發現問題,不再犯同樣過錯!
增進下單技巧。
歡迎意見交流。


發表時間 2006/08/08 20:40:53  該用戶目前不在線上    管理人員
本主題只有一頁。 回上一頁
快速回覆文章: 空間等離子體可能是導致失蹤事件的根源
用戶名稱及密碼: 用戶名稱: 註冊會員? 安全密碼: 忘記密碼?



使用表情文字轉換?

   您可以使用鍵盤上的 Ctrl + Enter 鍵直接送出回覆

↑回頁首↑


本網站訊息內容著作權及責任歸作者所有,不作為投資決策依據,版權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
本網站發表言論純屬發表者個人意見,與 股市週期網 StockCycle 立場無關。
本網站所有的標籤與註冊商標由原創作者所有,本站僅提供連結,不代表擁有版權,如有侵權,請通知站長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