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產業結構 1. 主要經營不定期船舶運輸,其結構可以整理如下圖 2. 依照航線之遠近可以分為: i . 遠洋航線:指以萬噸級以上的大型船舶航行於各國之間,有經營美國東 西岸、歐洲、澳洲等地的航線。 ii . 近洋航線:是指以千噸級以上的船舶航行於近沿海和香港等地的航線。 主要航線有: ◎ 台港航線-為最具規模的航線。 ◎東北亞航線-以航行日、韓為主,大部分屬不定期航線。 ◎ 東南亞航線-也以不定期航線為主。 ◎ 中東航線-可以細分為紅海、波斯灣兩條。 iii. 國內航線:以千噸級以下的船舶航行於台灣與離島之間。 目前上市公司益航、新興、裕民、遠森均以經營遠洋航線為主。 1. 散裝航運業屬於資本密集產業,進入障礙高。而由於散裝船的造價高,業者皆仰賴銀行貸款購買船舶,故負債比率高。所以利率的波動也會影響業者的獲利。 2. 主要經營國際間的貨物運輸,其服務品質與經營效率皆是以國際市場的競爭為標準,具有完全競爭的特性,沒有任何特定組織或業者、政府擁有定價能力。 3. 產業具有景氣循環特色,並且與世界經濟及天候息息相關。從歷史來看,景氣循環週期平均約為5年。 4. 全球散裝海運貨物以煤、礦砂、穀物、磷礦石、鋁礬土為主。其中煤、礦砂具備成長潛力,穀物則維持每年2億噸的海運量,需求穩定。由於北半球主要穀物出口國的收成在春、秋兩季,而南美、澳洲則有穀物、煤集中於3月出口,所以傳統旺季為每年10月至次年4月。 5. 散裝航運的需求穩定,主要的影響關鍵在於船隊的供給。 6. 因為運價主要以美元計價,匯率波動會影響獲利。而船舶多向國外造船廠購買,匯率的波動也會影響其成本。 一、 波羅地海指數更新 由於散裝船船型近年快速大型化,使以巴拿馬型為主之散裝市場,在輕便型船及海岬型大型化下,呈三種船型三分市場的情況,導致波羅的海指數BFI出現失真現象,故編製BFI運價指數之PANEL小組於1999年11月1日起,改以散裝船綜合指數(Baltic Dry Index; BDI)替代原本的BFI。BDI是由大中小船型三種指數平均加權所得的結果,故散裝船之參考指標共四種,分別為BCI、BPI、BHI及BDI。 而從需求面而論,影響散裝航運景氣之影響因素可歸納有: 1.全球GDP成長率 2.全球鐵礦及煤礦運輸需求量 3.全球穀物運輸需求量 4.全球船噸數供給量 5.其他,如國際船用燃油平均油價、戰爭及天然災害等
其中全球GDP成長率影響全球對鐵礦及穀物運輸的需求量,而天災人禍產生物資缺乏問題,貨品運輸需求提高,使散裝航運景氣走揚。 但是在相對運價上揚下,散裝航運業者造船意願高漲,卻可能因船噸數供過於求埋下崩盤危機。1998年全球經濟景氣不佳,船東財務能力不足,造船意願不高,但是在船舶供給成長減緩之下卻也間接促進運價上揚。 肆、 產業市場分析 一、 散裝船分類 散裝船的形式依照其噸數分類如下表所示: 類型/名稱 噸位 主要運輸類型 小型散裝船 1萬噸以下 適宜型Handy 2∼3.5萬噸 主要運送穀物等大宗物資 適宜極限型Handymax 3.5∼7萬噸 主要運送穀物等大宗物資 巴拿馬極限型Panamax 5∼7萬噸 主要運送穀物等大宗物資 海岬型Capesize 10∼17萬噸 主要運送煤、礦砂等工業原料因船舶噸數過大,無法通行巴拿馬運河。 其中,由於巴拿馬極限型主要運送穀物等大宗物資,所以其運價與穀物價格成負相關,當穀物價格下跌,則穀物進口國及大量採購,使巴拿馬極限型的需求上升進而帶動運價上升。而海岬型船舶主要載運煤、礦砂等工業原料,其運價即與世界景氣高度正相關。值得參考的指標是鋼材價格的漲跌,顯示鋼材需求的冷熱,與海岬型的運價成正相關。 上市公司擁有的船隊大多為巴拿馬極限型與海岬型。
青山常不動,白雲任往來 清涼月有水皆含NAMO AMITABH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