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簡秀蓉 國內近年掀起「無菜單餐廳」風潮,正因為無菜單,反而多了點神祕感、新鮮感;也因為菜色不固定,讓美食多了點獨特性、創意性。如果餐廳老闆沒有拿手絕活、沒有個性,誰又敢挑戰這項高難度的經營方式?本文介紹三位主廚拿手的料理,他們以天馬行空的創意點子,打造出一道道美味佳肴,讓上門的客人享受一道又一道的驚奇美味。這些在諸多人們口耳相傳的無菜單餐廳,就如他們的美食佳肴般,逐漸散發出讓人聞香下馬的誘人氣味…… 屈尺28附近居民常見黑頭車停靠路口,他們都是為「名廚」徐清琳手藝而來。徐清琳原來是茶商,後來向他買茶的企業紛紛外移大陸,徐清琳遂轉行當廚師,想不到這一轉,竟然開創人生第二春。 從北宜公路右轉新烏路,遇屈尺路再右轉,幹道突然變成山坡路,我們位在山坳的制高點。一棟民宅就隱身在屈尺路28號,屋主索性將餐廳取名為「屈尺28」,不過與其說是餐廳,不如稱他為「私人廚房」來得貼切。這裡隱密到連路人都沒機會聞香下馬。 屈尺居民常見黑頭車停靠路口,為「名廚」徐清琳手藝而來。女主人身穿白淨上衣,深色寬鬆長褲,長髮盤髻,賓客突然有種幻覺,從山坳間緩步迎接我們的人是一位得道真人。原來徐太太鑽研佛法,有女菩薩面相,言談舉止間像一葉菩提,話語輕卻經常點醒糊塗人。 「屈尺28」開張至今只做熟客,沒預約是進不來的。屈尺28只有兩張桌子,不打廣告、沒招牌,靠口耳相傳聲名遠播。客廳兼餐廳有一張能容納十六人的圓桌,像霸主一樣屹立。隔壁一間六、七坪大的房間,也有一張方桌,能容納八人左右。 徐清琳原來是茶商,五年前,向他買茶的企業紛紛外移大陸,徐清琳面臨了生存的問題。徐氏夫妻想起朋友對徐清琳的廚藝總是讚不絕口,時常聚集徐家吃飯,甚至要求外帶,促使他們開餐廳轉行有了動力。徐清琳朋友多,屈尺28卻不靠朋友起家,徐太太說,「事實是殘酷的,以前常來吃飯的『朋友』,知道我們開餐廳以後統統消失了。」 █科學家精神研發私房菜譜 沒有宣傳,屈尺28一經營就面臨困境,徐氏夫妻坐困愁城。對照今天客人的絡繹不絕,徐太太最感謝的人是她弟弟。徐太太的弟弟是赫赫有名的廣告導演彭文純,開幕之初經常帶朋友來,每次都塞很多錢給姊姊。讓徐太太對弟弟的恩情感動不已。 有家人的幫忙,徐清琳更爭氣,做什麼事都用心的他,從茶商轉為廚師後,有能力讓客人帶另一桌客人來。不多話的徐清琳時常埋首於廚房,像一位科學家,專心調配獨家祕方。 徐清琳說,「做菜就像做功課,每天都要有進步。」夫妻倆清晨四點出門採買,剛開始拿捏不準味道時,不斷試不斷嘗。現在徐清琳不用嘗,光用看的就知道符不符合心裡的味道。 屈尺28做的是創意料理,徐清琳從來沒拜師學藝,手藝卻勝過五星級廚師。這裡沒有菜單,客人無須點菜。她會主動拿出手寫菜單,揭開美食序曲。這一次菜色和上一次吃的,絕不會重複,除非客人指定保留。電話預約中,幾個人用餐、有沒有老人或小孩、吃不吃辣、宴請長官或慶生、有沒有其他特殊需求都經過溝通,這是量身打造的一餐。 █自製辣椒風味絕佳 就算不吃辣,也要嘗嘗自製的辣椒,加上松子、黑豆、干貝等食材,有一股獨特清香,除辣椒,甜點也由女主人負責,百香果起司蛋糕上的草莓淋醬,自家熬成,在屈尺28吃不到罐頭或加工食品。 吃海膽豆腐時,一定要舀著醬汁一起吃,醬汁用蛤蜊熬湯,十分甘甜。至於清水牛腱最受歡迎,客人每來必點,牛腱入口即化,鮮嫩多汁,老人小孩都很適合品嘗。不管哪道菜,第一口先吃原味,品嘗清晨剛摘下來的鮮美,第二口再蘸醬汁,這是徐清琳用淬鍊過的生命研發出的口味,能吃到主人的感情,而且每一口都深受感動。第三次搭配辣椒,那又是另一種不同風味。 甘來皮、松子牛蒡、海膽炒飯、芹花山藥、紫蘇蠔、蚵蘊湯,每一道都是功夫菜,在味蕾綻放過後,會自動封印在心靈深處,這是老饕一來再來、魂牽夢縈有深度的美食天地。(
每一個問題、都有答案,每一個困難、都有祝福,每一個暴風雨之後、都有晴天與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