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共享 - 有關交易系統的文摘
訪客 您好!請您先登錄網站 | 註冊會員最新文章熱門文章使用幫助購文辦法 2025/4/15 星期二 | (農)乙巳年正月十六 股市週期網 StockCycle 首頁!

返回論壇首頁 股市週期網 StockCycle
 股市週期與歷史規律
      好文共享回上一頁
           查閱主題:有關交易系統的文摘
<< 好文共享歡迎您的到來 >>
 本版精華  個人收藏  回覆通知
只有管理人員可以在本論壇發表新主題! 您是本文章第 4077 位閱讀者。上一篇主題重新整理下一篇主題
 文章主題:有關交易系統的文摘 【加入收藏】將本主題加入我的收藏 將本主題加入我的最愛

作者匿稱:古海

 會員等級:管理者  
 會員編號:002
 理財金幣:+ 157470 
 發表總數:總計 23221 篇文章
 註冊日期:2004/02/11
 查看會員資料 會員資料  發送悄悄話 悄悄話題  電子郵件 發送郵件  參觀 古海 的個人首頁 個人網站  引用 引用回覆  回覆文章 回覆文章 
已有 10 人購買此篇文章!
有關交易系統的文摘
什麼才是真正的交易系統?  

在股票、期貨業內,交易系統的叫法很混亂,不僅一般股民、期民知之不詳,包括一些業內人士雖常把交易系統掛在嘴邊、甚至述之筆端,而實際上也不知所云,特別是一些軟體製作與經銷商,更出於推銷的目的,故意誇大產品性能,模糊交易系統與一般行情播報軟體或者行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將文章內容轉貼其它理財論壇。
保護自身利益,勿將盤勢看法與股市規律透露讓他人知悉。
引用網站文章請註明作者與出處。
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支持網站永續經營,請踴躍發言。
通過討論才能及早發現問題,不再犯同樣過錯!
增進下單技巧。
歡迎意見交流。


發表時間 2007/04/02 16:30:17  該用戶目前不在線上    管理人員

作者匿稱:古海

 會員等級:管理者  
 會員編號:002
 理財金幣:+ 157470 
 發表總數:總計 23221 篇文章
 註冊日期:2004/02/11
 查看會員資料 會員資料  發送悄悄話 悄悄話題  發送電子郵件 發送郵件  參觀 古海 的個人網站 個人網站  回覆並引用原文 引用回覆  回覆本主題 回覆文章 

預測和交易
很多人可能不能很好地分清預測和交易的差別, 以為能夠很好地預測行情就是成功交易的關鍵。 但實際上, 預測和交易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領域, 所需要的技術,知識和技巧以及能夠提供的相應服務以及追求的境界都有很大的不同, 預測的著眼點是過去價格與未來價格的關係, 使用的大部分是主觀的分析技術, 象形態, 波浪, 趨勢線, K線組合的研究等等, 希望從過去的價格變化中找到價格變動的規律以能夠準確預測未來價格和價位的變化;在金融領域提供的一般是諮詢服務而相關公司也以傭金的收取作為企業盈利的主要途徑;預測追求的境界是盡可能的對。但從交易來講, 交易員研究的是價格的分佈特徵, 其目標是研究價格分佈中的非隨機部分的統計特徵並加以利用以建立一個有正期望值的交易系統並根據價格分佈中隨機和非隨機部分的統計特徵的變化對交易系統進行優化並同時堅定地執行交易系統。因此,對交易員來說,追求風險盈利並對風險收益進行控制是其工作的重點。在交易員眼裏,市場風險是不可能根本回避的, 沒有風險的投資是不可能存在的。 重要的是盡可能地少犯錯誤, 犯小錯誤。交易員所使用的工具是大量的數理統計和數學模式, 以求更加客觀和公正。 其在金融領域提供的一般是代客理財等直接的投資服務而相關公司一般以Performance 費的收取為主要的盈利途徑, 追求的是客戶和公司的雙贏模式。交易所追求的境界是盡可能的少錯和小錯。 雖然, 僅就字面上看, 預測和交易所追求的差別只在“對”和 “錯”的不同, 但實際上如果你能仔細體會, 你就發現兩者的完全不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體會, 到了一家金融公司, 接待你的投資顧問可能各有不同, 但一般來說, 能說會道的大談特談“行情走向”,能夠發表“精闢分析”言論的人通常交易是很糟糕的,而經常總是很沈默,問其怎麼看行情,總回答:“不知道會怎麼走”。聊起話來也總是說一些諸如順勢, 資金管理, 心理控制之類的理念性話題的投資顧問, 如果你有機會看一下他們的交易紀錄, 你會很驚奇的發現經常他們的交易往往相當出色。真所謂“會說的不會做、會做的不會說”。 其實, 這裏面蘊含的道理就是“預測”和“交易”的不同。 可以說, 大部分的投資人, 在進入金融市場的第一天, 就埋下了未來失敗的根基。因為, 大家都將“分析行情”做為自己入市的方法和交易的基礎。 所學習的分析技術幾乎又全部是主觀性很強的技術分析手段, 用一句經常形容波浪分析家的話來描述就是 “十個波浪專家可能會有十一種不同的波浪數法”。運用這樣主觀的分析方法加上人性中的一些陰暗面的影響, 在任何行情前面都有可能被投資人自己的情緒所左右。 所以, 優秀的交易員很少對行情進行預測, 他們將只執行系統交易信號進場交易, 儘量回避人性中主觀對交易的影響。 實際上, 我們經常聽到的所謂的抄底、摸頂就來自於對市場的盲目預測, 但真實的情況是, 市場絕對不會因為你所認為的高而停止上行, 也不會因為你心目中的低而終止跌勢。 有些人因為偶然的預測成功就沾沾自喜, 最後把預測行情的頂, 底 發展成為自己投資生涯中不倦追求的目標。 這實際上是對市場根本認知的錯誤, 這樣操作的結果, 幸運的是持續的止損, 不幸的是在一次行情中就被市場無情地淘汰。 有些投資人已經能夠很深刻地理解在資本市場中最重要的生存手段, 但由於一開始就註定的錯誤使得他們一輩子無法超越平凡, 進入大師的領域和境界。

有機會瞭解上世紀偉大的投資家江恩的投資人都應該瞭解到江恩先生的預測方法相當的複雜, 江恩角度線,江恩四方, 江恩回歸, 江恩時間之窗等等。 但江恩先生的交易系統卻相當簡單。 江恩對預測和交易的態度就是絕對不會因為預測來干涉交易, 在實際交易中, 永遠只跟隨交易信號進行交易。 江恩先生在晚年出版的<<華爾街四十五年〉〉裏所講的江恩交易 二十一條應該能視作最基本的交易系統的雛形。
系統交易的優勢
投資人想在外匯市場長期穩定獲利,必須成功解決兩大難題。1)如何在高度隨機的價格波動中找到非隨機的部分;2)如何有效地控制自身的心理弱點,使之不至影響自己的心理決策。很多投資家的實踐都證明,交易系統在上述兩個方面都是投資人的有力助手。

因為作為一套有效的交易系統,第一, 它必然至少經過歷史資料的檢驗, 而且, 一定有它比較好的交易表現, 這就表明這套系統有可能至少在過去有能力在高度隨機的價格波動中找到非隨機的成分並加以交易利用和產生一定的盈利率。 第二就是在任何時候系統都能幫助你回答以下:

交易方向, 進場點, 出場點, 和止損的問題。幫助你克服人性中陰暗面的影響。

任何一個交易,如果你在事前就可以知道自己何時進,何時出,交易錯誤的最大損失是多少。 是否你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你人性中“貪婪、恐懼、僥倖”的弱點,而且你的交易系統構築完畢,根據歷史你就可以大致地知道該交易系統的大致勝率和成功率, 即使在短期它的交易表現不是最好, 但從一個長期表現來看, 你應該完全有信心。我們說桑普拉斯曾經連續數年排名世界男網一號,但也並不意味他的每一局,每一個球都能獲勝。但是他的綜合勝率卻一定是最高的。交易系統的道理是完全一樣的。只要你的系統合理有效,你在未來所做的工作就是優化和個性化你的系統並堅決地執行。在實際中,可能一個交易系統的建立並不是最難,往往最難的就是系統的執行。 正如公司基金經理李華哥所說的,將必須以軍人紀律般執行交易系統和交易信號, 我相信這就是他能夠長期穩定盈利的關鍵。

另外,很多有經驗的投資人都知道在當時最痛苦的決策往往事後證明是最成功的決策。其內涵的關鍵因素是因為痛苦的閥值對大多數投資人都是近似的。因此,誰能克服這一閥值就使他領先與其他投資人。為何在你最痛苦的時候選擇斬倉,市場卻奇跡般地翻轉就是因為其他的投資人也是一樣的處境。而且最後也作了同樣的抉擇。但實際上,在這種最難熬的時刻,你再熬一下,也許結果就不一樣了。這確實需要鋼鐵般的意志力量。但交易系統卻使它執行起來容易得多。投資人完全可以由情緒支配的模糊狀態的選擇過程轉變為定量的數值化的選擇過程,即單純判斷信號系統的合格程度並下決心去執行信號系統。

如果沒有交易系統的幫助,投資人可能需要很多年的摸索才能使自身的心理素質達到成功投資所需要的水準。但在交易系統的幫助下,這一過程有可能大大縮短和加快。投資人可以依據自己對信號系統的執行程度來判斷自身心理素質的健全程度。當投資人能夠長期準確全面地執行交易系統的全部操作信號也就可以說投資人已經真正推開了邁入成功殿堂的大門。不管這個系統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投資人由準確無誤地操作而得到的投資心理素質的鍛煉,使他面前不再有任何不可逾越的障礙。這種勇於面對自我的能力,將使投資人排除人性中許多不利面的影響,將投資成功簡化為一個純粹的技術性的問題。

歷史和當代許多著名的投資家依靠的都是機械的交易系統進行投資操作。有些取得了相當的成功。因此對於心理素質和投資方法都還不十分成功的普遍投資人來說,使用和採納交易系統進行系統交易將是取得投資成功的一條捷徑。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將文章內容轉貼其它理財論壇。
保護自身利益,勿將盤勢看法與股市規律透露讓他人知悉。
引用網站文章請註明作者與出處。
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支持網站永續經營,請踴躍發言。
通過討論才能及早發現問題,不再犯同樣過錯!
增進下單技巧。
歡迎意見交流。
 

回覆時間 2007/04/02 16:35:25

作者匿稱:古海

 會員等級:管理者  
 會員編號:002
 理財金幣:+ 157470 
 發表總數:總計 23221 篇文章
 註冊日期:2004/02/11
 查看會員資料 會員資料  發送悄悄話 悄悄話題  發送電子郵件 發送郵件  參觀 古海 的個人網站 個人網站  回覆並引用原文 引用回覆  回覆本主題 回覆文章 

對建立交易系統的一個粗淺認識 
 


   目前股票期貨市場中,採用系統交易的投資者越來越多,我也同一些系統交易者進行過交流,發現其實多數投資人所依據的投資系統實際上不能算完全意義的交易系統,而只能說是交易決策系統,那麼什麼是交易系統,又如何建立和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統呢,我簡單談談自己的一些觀點,希望同感興趣的朋友進行交流。

   拋開模式化的概念,我認為交易系統至少應該包含三個子系統:風險控制系統、交易決策系統和資金管理系統。對於三個系統的從屬關係,不同的投資人可能存在分歧,我傾向於將風險控制作為基礎和前提。形象一點說,風險控制系統就是個攪拌容器,將交易決策和資金管理攪為一體,而另兩個系統在風險控制的框架中可以充分的自由流動與融合,但不能溢出。

   風險控制系統。

   實際上就是一種風險控制理念的數量化,作為一般的投資人,除了確定自己可以承受的最大風險,也要根據交易決策來衡量自己可能出現的連續虧損次數和單次虧損比例。這方面,我建議比較直觀的確定投資人自己可以接受的比例值,也可以通過自己對操作的控制程度做適當的調整,使自己的資金和交易決策在一個合適的風險範圍充分發揮作用。

    交易決策系統。

    這實際上是投資人最熟悉的部分,但我所說的投資決策系統是一種可以迴圈操作的系統,有著唯一和明確的多空指示點,最理想是明確的指標信號,這個決策系統應該在不同品種和不同操作週期都有一定的準確率。

    資金管理系統。

    其實在交易中,一般投資者都有倉位控制的概念,這是簡單的資金管理觀念,但是系統交易中的資金管理不該是孤立的,同樣是在風險尺度下的資金管理,從這個角度說,對倉位的理解就應該是對風險比例的理解,而不是對資金比例的理解了,這就將資金的管理納入到風險控制的容器中了。當然了,作為小技巧,投資人還是應該發揮想像,結合對單一品種的走勢理解具體實施。

    這個是我對構建交易系統的一個粗淺認識,後面自己逐步闡述個人對具體子系統構築的一些觀點,歡迎拍磚....


建立交易系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它是一個投資者的“母法”。沒有交易系統,就等於是瞎碰。
我最新改進之後,以為一個完整的交易系統應該包括3個部分:市場分析系統;計畫執行系統;資金管理系統。
葉子所說的風險控制系統與資金管理系統應該會出現重複。我是把風險控制,分散在計畫執行系統與資金管理系統中去了。之所以把執行計畫單獨列出,說明我對於操作的重視。
這裏就體現了每個人的個性。因此,交易系統一定是個性化的東西。不存在優與劣的問題,只有適用與否的問題。帶有強烈的個人色彩。

 
對倉位的控制就是最有效和第一步風險控制。

操作紀律和止損是第二步的風險控制,個股的買點和賣點是第三步風險控制。
建立一套交易系統最重要
———訪“首屆全國期貨實盤交易大賽”五月冠軍指導者謝磊 

  “首屆全國期貨實盤交易大賽”自4月10日開賽以來,到目前為止先後有125名投資者報名參與,但有近2/3的參賽者取得了負收益率,這說明期貨市場是一個專業性極強的市場,期貨投資需要投資者掌握大量的知識和具備高超的投資技能。從排名榜看,隨著滬銅和滬膠行情的跌宕起伏,前20名進出頻繁。其中,最耀眼的明星莫過於排名穩進、5月底一舉奪冠的祝成友。據他稱,他的佳績與其經紀商——中國國際期貨公司員工謝磊的悉心指導分不開。於是,記者近日走訪了謝磊。

  謝磊,1996年,上海財經大學碩士畢業,主修資訊管理專業,在中國國際期貨工作已有3年,先後做過市場開發和研究工作。說到專業優勢,謝磊表示,學業培養了他收集資料的興趣和用電腦處理資料的能力,為他日後“資料行情研究法”的科學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且還使得他在研究套利和程式化交易時如虎添翼。

  當記者要謝磊談談成功秘訣時,他很謙虛地說,現在還算不上成功,只是在這一波滬膠行情中運氣勝人一籌而已。但大漲小調的上升收益率曲線自然用“運氣”二字不足以詮釋。借著收益率曲線話題,記者層層追問,終於發現了其中的奧秘——優良的交易系統。

  記者:大漲小調的收益率曲線是通過什麼樣的操作手法取得的?
  謝磊:從參加實盤大賽至今,最令我滿意的並不在於取得了高收益率,而在於繪出了一條大漲小調的收益率曲線。“穩步獲取收益”一直是我在指導客戶做期貨投資時所追求的目標。
  其實我的交易手法很簡單,就是控制好倉位,將心態隨時調整到“歸零”狀態。經過認真分析,一旦認定一波行情即將啟動,我就會毫不猶豫地指導客戶建倉,這部分底倉大致佔用到資金的30%。只要趨勢不變,不管行情如何波動,基本都不會動用底倉。然後,在日後的交易中根據盤面感覺和價格波動特性,不斷加碼。同時,通過調整和控制好這部分倉位元,視行情變化不斷擴大盈利或減少虧損。

  記者:是否可以這樣認為,倉位控制就是你成功的要訣呢?
  謝磊:並不完全是這樣,我認為交易系統最重要,而倉位控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記者:能否詳細談談你的交易系統?
  謝磊:我認為一個成功的投資者必須要建立一套適合他自己的交易系統。我的交易系統大致可分為5步走:第一步,對人生的認識與看法,這基本是在交易場外、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形成,也是交易系統最重要的部分。第二步,自我把握,包括自我控制和執行紀律。如果用權重來衡量對一筆成功交易的貢獻,自我把握要占到50%。第三步,品種基本面分析、周邊市場分析及經濟形勢判斷,占到15%—20%。第四步,技術分析、程式化交易和倉位元控制,占到15%—20%。第五步,期貨交易基本知識,包括通過價差套利賺點小錢。

  記者:能否以你在實盤大賽中的操作為例,介紹一下你是如何運用交易系統的?
  謝磊:我通過基本面判斷出,滬膠將起一波大行情,4月26日起開始建倉天膠0607合約,底倉30%;結合技術面判斷出,滬膠難以下跌和盤面買盤積極,於是加倉至50%。“五一”長假後,滬膠開始連續漲停,我在第二個漲停板全部出清,落袋為安,收益率提高到了98%,但錯失了緊接著的兩個漲停板。在滬膠平倉後,我選擇了鋁,也是先建倉30%後,鋁價就迅速上漲,符合我的預先判斷,隨後我又果斷加倉至80%倉位元,第二天全部獲利了結,收益率提高到204%。

  記者:也就是說,你一直持有滬膠多單度過了“五一”假期,難道你不擔心長假風險?
  謝磊:對各個品種在長假中的風險,公司曾有過專門研究。當初工業品部對滬膠的研究結果顯示,對基本面導致的品種方向非常有把握,而且技術分析也很配合。所以假期並沒有影響到我的交易。
  在隨後的行情中,我判斷,金屬和滬膠可能有大幅振盪的風險,於是就選擇了比較安全的玉米進行操作。由於銅鋁的暴跌,帶動玉米回調,資金收益率出現回落,5月19日收益率回落到140%,但由於回避了金屬及滬膠的深幅回調,我的心態仍然保持較好。在準確判斷了天膠基本面及週期規律後,通過技術分析和盤面研究,印證了漲勢並未完結,於是在5月19日我開始建倉2手天膠608合約試盤。22日逢低開始加倉,倉位開始加大到40%,同時為回避倉位過大風險,建立部分白糖空頭倉位元回避系統性風險。23日平掉白糖空單,加了1手天膠多單;24日天膠漲停板;25日天膠繼續大漲,突破前期高點,我果斷地將浮盈加倉,抓住天膠的狂漲行情;26日天膠又漲停板,為回避價格回落,我減了4手多單;而在29日天膠繼續高開大漲,我再次將倉位加足;30日天膠沖高3萬元/噸,回落時即全部將多單平倉了結,並順手拋空後當日平倉,回避了隨後的大幅下跌風險,收益率跳升到526%。之後空倉休息,6月2日盤中做了部分短線拋空操作,再次提高收益率。

  記者:你也有過滿倉操作,甚至利用浮盈進行滿倉操作,這是否說明你在過度投機?
  謝磊:如果純粹是賭,當然屬於過度投機。但如果是基於對市場的準確判斷,就不能這樣說。如同一輛正在高速運行的列車,要使它停下來或者轉向是很困難的事情,同樣,期貨行情在剛啟動並加速時,回調的概率和空間都不大,滿倉操作風險就很小。此外,這次滿倉操作也是受到實盤大賽的影響,為求得好的名次和盈利率,充分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但滿倉操作的同時也加重了對自己的要求和壓力,是對交易系統的一種邊界測試。
  記者:在這套交易系統指導下,你交易失敗過嗎?
  謝磊:失敗很常見,我的交易系統就是建立在失敗基礎之上的,但每一次失敗後的認真總結,都成為我不斷完善和豐富交易系統的最好原料。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將文章內容轉貼其它理財論壇。
保護自身利益,勿將盤勢看法與股市規律透露讓他人知悉。
引用網站文章請註明作者與出處。
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支持網站永續經營,請踴躍發言。
通過討論才能及早發現問題,不再犯同樣過錯!
增進下單技巧。
歡迎意見交流。
 

回覆時間 2007/04/02 16:37:05

作者匿稱:古海

 會員等級:管理者  
 會員編號:002
 理財金幣:+ 157470 
 發表總數:總計 23221 篇文章
 註冊日期:2004/02/11
 查看會員資料 會員資料  發送悄悄話 悄悄話題  發送電子郵件 發送郵件  參觀 古海 的個人網站 個人網站  回覆並引用原文 引用回覆  回覆本主題 回覆文章 

系統交易,刻舟求劍?
有朋友借“刻舟求劍”這個典故來批評系統交易的方法,我有兩句話要說。

作者文章的立意不錯,但批錯了物件。從作者的思路來看,該批評的應該是“刻舟求劍”式的交易方法,就是那些用靜止的,片面的,孤立的,死板的公式或指標來生搬硬套變化著的市場條件,企圖一勞永逸地據此獲取利潤的方法。

系統交易的方法與“刻舟求劍”式的方法有著根本的不同。它是對人類有交易市場記錄以來的歷史過程和資料進行全面的回顧和總結,是對市場交易者的心理活動和操作行為進行認真的分析和理解,是對市場波動的統計特徵進行科學的描述和概括。它倡導的是對市場和市場中人的行為規律進行系統的全面的深刻的認識和把握,並在此基礎上提煉出一整套市場操作的思路或理念,進而根據市場的和個人的特點制定出一系列的買賣規則,風險管理的規則和頭寸調整的規則,並在交易中嚴格執行以期獲取合理的穩定的回報。
“天不變,道亦不變”。“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蒼桑”。個人認為這也可以成為系統交易者的市場觀和方法論。有效的交易系統包含了對動態的市場進行動態的調整和跟蹤,對變化的市場進行策略上的取捨和改變。它僅僅是一種相對科學的交易方法,不能也不必要把它神化。因為交易者對市場的認識不可能完美,因此對於某一具體的交易系統來說也不可能完美。它不可能成為一勞永逸的方法,更不可能是一夜致富的萬應靈藥。即使是全自動的交易系統也只能暫時地而不能永遠地代替交易者本身,更何況即使是一套相當長時間內真正有效的交易系統,你能不能堅持不懈地執行信號也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更不要說日後根據市場的變化去調整它了。根據本人經驗,這正是系統交易者的“內功”所在。不是所有的系統交易者都必然成功,也不是任何掌握了盈利的交易系統的人就必然成功。有好的交易系統但沒有相應交易能力的人一樣會失敗。因為歸根結底,“你,交易者本人,決定著交易的輸贏結果”。
很多人天天討論交易系統,但對交易系統的認識還很膚淺。這並不可笑,找一兩本有關的書讀一讀就會有所瞭解,進一步的研究就有可能取得較大的進步。倒是不懂裝懂很有害,不可取。
不要誤會,所謂“完全機械化的交易系統”不過是指執行交易信號時不允許交易者有任何主觀的改變和發揮,而不是指交易系統的內在核心理念和思路的僵化。在這裏,“刻舟求劍”實在套不到系統交易者的頭上。倒是作者所說的“中國傳統的陰陽平衡理論”,假如(我不瞭解它到底是何物,僅在此假如一把)是真正反映和概括了市場波動的本質特徵的話,則有可能為系統交易者所採用,據此開發出一套可盈利的交易系統。不亦樂乎?
投資交易系統的組成
先說說怎樣算是高手:“長期穩定獲利(大於大盤同等漲幅)”。

所謂的高手也就是“眼高手低”型,即獲利要“高賣低買”。

引申一下,這就是建立交易系統的目的。知道相對高點和相對低點,就是交易系統的標準。

那怎樣知道相對高低點呢?一種簡單的方法,就是“選擇週期,指標予警,價格確定,止步保命”。

選擇週期:選擇你存在的時間週期及一定時段,就是說我現在根據日線,周線,月線,分

時線週期操作,預期在以後幾天,幾周,幾月,幾分鐘內價格必須向上或向下。

指標予警:指標是一種工具。選擇適合的指標,你所熟知的並有一定的準確性。雖說指標有時會發出偽信號,但無論真假,我們都要相信並持懷疑的態度。指標予以預警,提示你要引起注意。

價格確定:價格是一切資訊元的體現。指標予警了就等著侍機而動。其實價格確定是最重要的一環,具體的可以根據K線形態判斷(這只是其中一種)。

止步保命:選擇了你的週期,預期在一定時段內向上或向下,你要做的就是(1)價格預警,(2)價格確定,(3)根據資金管理(倉位元管理)給予策略,設定好你的止損位,有盈利的滑動你的止損(止贏)位,等著觸發。就是這樣機械。

以上一切因人而異,點到為止。歡迎大家一起來探討交流。

投資系統包括:“投資哲學,投資標準,交易系統”三部分。
多重交易系統思考
無論是在單一市場還是在多個市場中,交易者都只使用一種交易系統,這在過去是一種典型的做法。因為跟隨趨勢交易有可能獲得巨大的盈利,因而趨勢跟隨策略吸引了大多數交易者。Richard Donchian等眾多技術分析先驅都在倡導這種趨勢追隨策略,他們以及另外一些專業交易顧問還給出歷史盈利記錄來證明對該策略的偏愛是有根據的。70年代的巨大趨勢讓那些早期趨勢追隨者變得富有,整個技術分析世界徹底相信趨勢追隨策略顯然是一個最有利可圖的交易方法。
   最近所謂的海龜交易系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海龜們及許多其他職業交易員已經明白的證明:將這個簡單但有效的趨勢追隨策略應用於不同的市場,同時實行嚴格的資金管理(他們成功的真正秘密),真的能獲得一個有盈利的資金曲線
   在過去的幾年裏,沒有通貨膨脹,世界經濟政策也缺乏諧調,在我們看來正是這些原因使得趨勢在最近比在過去發生的更少。由於追隨趨勢獲利的頻率降低,趨勢追隨者已經開始尋求多樣化,在世界市場範圍內不斷構建越來越龐大的投資組合。
    然而在如此眾多的市場中分散投資需要大量的資金,而且大部分長期趨勢追隨者都會遇到經常出現的而且幅度很大的回撤,海龜們以及其他職業交易者也不能倖免。在非趨勢市場中經常出現的損失只能通過偶然出現的巨大盈利來抵消。不幸的是,只有極其廣泛的多樣化才能保證趨勢追隨者能抓住這些難得的市場機會。不斷增加的市場多樣化需求,使得現代交易者需要雇傭一支龐大的雇員隊伍一天24小時瘋狂的交易世界各地的市場。
   所有這些多樣化的努力都是根據我們的一個假定,即我們只能使用一種交易系統,所以我們只能竭盡我們的所能以在盡可能多的市場交易。尋找那個在所有市場中都能成功交易的系統常常被暗指為尋找那個很難找到的聖杯。在多年的尋找後,我們決定轉向尋找一種更好的交易方法,我想我們已經找到了,我們想在不同的市場中使用不同的交易系統。
   我們一直都在倡導市場有三個方向而不是只有兩個方向,我們認為市場有上升趨勢、下降趨勢和橫盤整理三個方向。將這種觀點在推進一步,我們還法向市場的這三個不同方向有截然不同的特徵。上升趨勢普遍遵循一種有序的模式,這與下降趨勢極為不同;橫盤模式與上升趨勢和下降趨勢沒有一絲相似之處。如果有這種概念,為什麼我們要在上升趨勢、下降趨勢和橫盤整理市場中使用同一種系統。
   我想我們應該設計一套多重交易系統,每一個都有特定的應用範圍,難到這種想法不合理嗎?例如,我們可以很容易的設計出能在上升市場中運行的的很好的系統。我們也能給這些只建立多頭倉位元的系統設計一個開關,當市場停止上漲時這些交易系統就會自動關閉從而不再發出交易信號。我們不想在一個下跌市場中使用一個隻做多的交易系統,不是嗎?只需要一點常識我們就能在交易事業中做得更好。
   在一個下跌市場中,我們希望使用一個做空的交易系統,而且該系統能利用我們對下跌市場一般形態的概念。經驗告訴我們下跌市場往往既迅速又劇烈,因此我們應該比在上升市場中更快的變現盈利。那句古老的格言“讓利潤滾動起來”更適合於上升市場。畢竟,沒有一個商品市場會跌到價格為零的。(然而最近一兩年某些對商品市場的熊市觀點讓我們懷疑市場不可能跌到零的觀點。)我一點也不懷疑實物商品市場的上漲空間比下跌空間大,因此“讓我們的多頭倉位的盈利充分的滾動起來,將我們的空頭倉位盈利儘早的實現”的觀點顯得更合理。
   此外,橫盤市場需要一個完全不同的入市和離市策略。當市場在一個區間內波動時,不論是讓利潤向多頭方向滾動的想法還是讓利潤向空頭方向滾動的想法都很難實現,因為這只會使盈利交易變成虧損交易。由於受波動區間的限制我們的利潤是有限的,因而我們的入場時機必須盡可能得準確,只有高成功率才能彌補偶爾出現的大虧損的傷害。
   對上漲、下跌和橫盤這些不同的市場條件採用不同的交易系統是非常合理的,對這一點我們很少懷疑。我們一直都想建立能在多重市場條件下應用的多重交易策略。我們不僅想多樣化我們的交易市場,我們還想多樣化我們的交易系統。
   現在我們已經快實現我們的目標——為債券市場建立一個完美的多重交易系統工具包。作為我們偉大計畫的一個例子,讓我們簡短看一下我們是如何使我們的債券交易系統配合我們的策略的,我們的交易時間包括從開始到結尾的完整的價格週期。
   從價格週期的底部開始,Phoenix系統是用於建立多頭倉位的,而此時的趨勢被大多數定義定義為下降趨勢。如果這種炒底系統成功的話,也就是市場逆轉後象我們預期的那樣開始一個上升趨勢,然後25X25系統和Big and Little Dipper系統就會確認這種上升趨勢,並在不斷加強的上升趨勢的各種規模的回調中買入。當後面的這兩個系統開始探測到上升趨勢並在上升趨勢的各種回調中買入時,Phoenix系統很可能還在耐心的持有一個有著不錯盈利的多頭頭寸。
   此時我們不想只擁有一種多頭頭寸。經驗告訴我們,一個結實的上升趨勢是一種風險最低且有盈利潛能的市場類型。這種非常有序的市場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持有多重頭寸的非常理想的環境。在整個上升趨勢期間,Little Dipper系統交易的是短期趨勢,25X25系統和Big Dipper系統交易的是中期趨勢,Phoenix系統則在耐心的堅持著長期趨勢。我們不僅使用多重交易策略,我們還在交易多重時間框架內的上升趨勢。
   隨著價格週期的進行,市場改變原先的趨勢進入寬幅盤整期或者顯示出某種下降趨勢的跡象,這時只做多頭交易的系統自動關閉,而Serendipity 和Sidewinder這兩個既能做多又能做空的系統就會自動打開,他們會在反彈中賣出回調中買入。這兩個系統變成我們的主要交易策略,因為他們是專門用於橫盤市場和下降趨勢市場的。如果債券市場恢復先前的上升趨勢,只做多頭交易的系統又會自動啟動。如果市場繼續下跌,Serendipity 和Sidewinder這兩個系統會繼續在下降趨勢中的回調賣空。最後當一個劇烈且持久的下降趨勢結束時,也即一個完整的價格週期結束時,Phoenix系統會再次試圖炒另一個底,一個新的週期開始了……
   如上所示,我們的計畫並不是設計六七個能在債券市場中賺錢的系統。我們的計畫是建立一個多重交易系統,正對當前的市場環境選用最合適的系統。每個系統都有他自己特定的任務,每個系統都在我們偉大的計畫中扮演著重要腳色。
   上面的這種多重交易策略應用效果怎麼樣?我們無法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但我們認為我們的想法是合理的,歷史測試結果也是很有利的。但最終的結論往往在於未來的證明。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將文章內容轉貼其它理財論壇。
保護自身利益,勿將盤勢看法與股市規律透露讓他人知悉。
引用網站文章請註明作者與出處。
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支持網站永續經營,請踴躍發言。
通過討論才能及早發現問題,不再犯同樣過錯!
增進下單技巧。
歡迎意見交流。
 

回覆時間 2007/04/02 16:39:05

作者匿稱:古海

 會員等級:管理者  
 會員編號:002
 理財金幣:+ 157470 
 發表總數:總計 23221 篇文章
 註冊日期:2004/02/11
 查看會員資料 會員資料  發送悄悄話 悄悄話題  發送電子郵件 發送郵件  參觀 古海 的個人網站 個人網站  回覆並引用原文 引用回覆  回覆本主題 回覆文章 

系統交易以及趨勢2007年02月25日 星期日 下午 06:57俺有一朋友,95年以來一直堅持系統交易至今,並有穩定收益。


他的系統比較簡單,根據日線收盤價MACD金叉就買進,死叉就賣出,把資料登錄分析家系統進行電腦輔助運算,嘗試修改參數以達到最佳效果。

然後,堅定不移的執行!

因為曾經與他共事過一段時間,所以對他的系統有所瞭解,下面就是他這個系統的一些指標,我們可以逐個分析。(當然具體的參數他是不會透露給俺的)

1,他這個系統僅對滬銅有效,運用在大豆和綠豆市場上則效果不佳,甚至在倫敦銅市場上也無法獲利。(有興趣的可以觀察一下倫敦銅和滬銅MACD指標的細微差異)

俺認為這應該可以證明市場是有個性的差異的。

2,他的系統投資滬銅勝率為46%,平均每次盈利800,每次虧損500,年平均交易10次,平均年收益1000點。


聽上去好象不錯,是嗎?

因為他的單筆盈利和虧損不同,俺喜歡把他這個46%稱之為名義勝率,因為他平均1次盈利實際相當於1.6次虧損,換算以後實際勝率是57.68%。

有人說隨便找一個指標,如果勝率80%就照著做,勝率20%就反過來做。

事實是,市場是規律性和隨機性的結合體,雖然有規律性,但這種規律性是非常的微弱。靠簡單的技術指標或均線系統,要獲得60%以上的勝率都是非常困難的。

3,計算他單筆交易盈利的數學期望值,


0.46*800-0.54*500=98

這裏面沒有包括交易成本,收益並不算高。

他是根據日K線進行交易的,

如果根據周K線交易,可能單筆交易盈利可以增加,但年交易次數會降低。

如果根據分時圖交易,交易次數雖然可以增加,但單筆交易平均盈利肯定會降低,交易成本是大問題。

所以即使是系統交易,短線和長線還是有區別的。

4,他這個系統最大單筆盈利6000點(95年~2002年),遇到現在這樣的行情俺相信他這個記錄可以提高到10000點以上。最大連續虧損6筆,達3000點。俺認識他以後在2002年又刷新過一次這個記錄,連續虧損7次,達3500點。


接下來的問題就來了,雖然在8年多的時間裏只有兩次連續虧損到3000點,但這畢竟是不可避免的一件事情。如果按平均銅價20000元/噸計,每噸保證金要1000元。

為了達到系統交易的效果,至少需要4500,才能在虧損3500以後進行下一筆交易。從這個角度看,年平均盈利1000點就不高了。

國外的基金有一個指標叫最大資金回撤比,就是拿收益除最大資金回撤,現在可以瞭解這個指標的含義了吧。
這位朋友是我見到過的最堅定,實踐時間最長的系統交易者。

而一些執行了幾個月就來談系統交易經驗的根本不值一提。

下面這段賭博的誤解中的一段話我很喜歡引用

誤解:我聽說一個朋友的朋友用一種下注法做得很不錯。

事實:一個輸了錢的人最多告訴兩個人,而贏了錢的人會告訴兩百個人。事實是沒有任何下注法能擊敗一個靠運氣的遊戲,除非是在出老千。

在行情的任何地方,都有人拼命做多,有人拼命在做空,有人拼命在做震盪,所以在任何時候都有人獲得暴利。

有一個俺聽到的故事

90年代克羅曾經來到中國,也帶來了他的交易系統,兜售他的交易系統可能是他中國之行的主要目的。他投資了50萬元來演示他的交易系統,半年以後虧了20萬。

我絲毫不懷疑克羅曾經在市場上獲得了幾百倍的利潤,但是為什麼他的財富還沒有超過巴菲特呢?甚至連他自己都無法重複自己的成功經驗,我們又應該向他學習什麼?

另一個俺聽到的關於系統交易的故事

在臺灣曾經有人根據KDJ指標進行台股指數的短線交易:當J線由負轉正時買入,由100以上回落至100以下時賣出。

第一個這樣運用的人賺了很多錢,後來這個方法一傳十,十傳百,成為人人皆知的秘密,在臺灣有一段時間幾乎所有的人都按這個方法進行交易,結果自然是沒有人能賺得到。

回過頭來想,我們在進行歷史資料統計分析的時候,再來看這個指標的效果會發生什麼情況,我們會發現在一段時間按指標做是贏利的,一段時間按指標做是虧損的。總的看來好象這個指標勝率不太高。

毫無疑問市場是有規律性的,但另一個問題是歷史不會簡單地重演,如果在不同的時間段上演不同的規律,市場發展的時間越長,我們從簡單的數學統計的角度,越難發現市場的規律性。

前面說俺那位元朋友的系統僅對滬銅有效而對倫銅無效可能就是這個道理。

另外補充一下

也許有人會說,如果這個系統開始是贏利的,那麼遇到虧損的時候可以用贏利扛呀。

如果這樣的話,這個系統只能永遠交易相同的數量,即使贏利,本金也只能按算術級數增長。

如果在一段時間贏利以後,重新把增殖以後的權益當作本金來做,仍然無法回避最大資金回撤的問題。

雖然8年之中這樣的情況只出現過兩次,如果沒有事先準備控制好倉位,一旦遇到就是致命的。

再來說說趨勢,什麼是趨勢呢?缺乏一個科學的定義,最經典的解釋就是“一眼看上去”。

順勢而為就是漲的時候買入,跌的時候賣出。姑且不論什麼叫做漲的時候,什麼叫做跌的時候。假設我們在漲的時候買入了,那麼會發生虧損嗎?這是另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
我在國外論壇上所接觸的交易老手
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思路特別開闊,沒有成見,從不受限於任何現有理論和書本,能夠從各種不同的角度發展出令人匪夷所思的交易方法,不是任何一本已經出版的書上能夠看到的。他們的績效則總是令人羡慕。

這顯然符合市場的博弈本質,凡流傳在外的東西,已經大都是只有參考價值了。

他們開放的思想對我影響很大,讓我更加相信,在市場中只有自己親身體會後研究出來的東西才是唯一可以依靠的。這一年以來,我進行的交易系統開發和思路拓展完全是任何傳統交易書籍中看不到的,但卻讓我看到了一些奇妙的景觀。

比方說,我最近由生命是一種永動機而聯想到,交易系統如果要能長期持續穩定獲利,必須具有生命的特徵:生存本能和繁殖本能。這點正和國外某位元交易者的自動繁殖子交易系統的想法不謀而合:交易系統在獲利達到一定程度後,象生物一樣自動繁殖子交易系統,即使老的交易系統最終死亡了(資金達到回撤10%的停業線),而新的卻依然存活,數量越來越多,獲利速度越來越驚人。。。只是這已遠遠超過了我的智力所能想像的範圍

雪球交易系統
雪球交易包括:
金狐(飛狐)看盤指標、預警系統、開倉規則、止損規則、加倉規則、短線規則、資金管理規則

交易如用兵,在交易中如何合理分配使用資金是交易致勝的關鍵,通過測試,可以在交易中按如下方法分配使用資金。
首先把總資金分為10份。
1、開倉資金
首次開倉,可以提前一個分析週期佈局,可做到先知先覺。
如果按60分鐘線做長線,則30分鐘線肯定提前出信號,此時20%資金開倉。止損點1%和30分鐘線提示反轉信號。這時有兩種情況發生:A:止損、出現的損失是0.2*0.1=0.02,即總資金的2%,B、成功,則60分鐘上會出開倉信號。此時的浮利大約是總資金的2%左右,此時,開倉試盤成功,等待60分鐘線回到開倉價格附近,加倉至40%,止損點設為60分鐘系統反轉信號,全部平倉。第二次加倉部分有可能小虧,但是第一次開倉試盤的利潤足以彌補此次虧損。
2、高拋低吸(以多頭為例)
只要60分鐘線趨勢保持良好,再次降低二個分析週期,回到15分線上,15分鐘線每次回落,反向上時,是短線介入點。保持前期40%總倉位不變,再使用10%的資金做短線交易,新倉止損點為30分線反轉信號點,短線止贏點設在1%比較合適。日內平倉,不要讓總倉過重。
3、止贏點
總倉,30分鐘線出現反轉信號,30%(不含短線倉位)出局,留下10%倉位,直至60分鐘反轉信號點出現全部離場。出場點二:總倉獲利100%時可以全部出局。

雪球交易系統長短線關係

雪球交易系統沒有嚴格意義上的長短線區別,在交易中可以交叉並存使用。
總原則:順勢交易、嚴格止損
1、第一次開倉試盤時,使用的是短線策略,趨勢沒有按預期發展,止損。結果是短線交易。當短線趨勢保持良好並進一步發展時,加倉使用長線趨勢,短線變成了長線。
2、當長線趨勢保持良好的,可以在把握大方向不變的前提下使用短線系統。多頭趨勢逢低買入,空頭趨勢逢高賣出。此時,為了保持總倉拉不超重,使用短線策略,當天有利潤時可以走人。
3、只在獲利的頭寸上加碼,永遠不要在虧損的頭寸上加倉。
總之,短線可以變成長線,長線中也會包含短線。只要趨勢不變,能做多長,就做多長,碰到大牛市,幾倍的利潤我們也不嫌多。

辯證的看交易手續費與止損的關係

現今的交易手續費不到1/100,和以前相比已經非常低廉了,但是投資回報並不因為手續費低廉而提高了,低廉的手續費降低短線炒家的交易成本,增加了交易次數,基本上一個點有變動就有利潤,吸引了大量的短線炒手。系統交易法,不炒單。不在乎手續費的高低,因為系統交易法交易的次數相對較小。沒有機會決不出手,平均一天不到一次交易。每次進出的點位都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位置。每個商品,在我們開倉的位置上,止損決不會超過百分之一,我們一旦開倉,也就是說最大虧損就是10%,如果有利潤最少也是10-100%這間,這樣,我們只要做10次,成功一次,做下來就是平手,如果成功2次,就有利潤,成功3次以上,利潤就是翻倍利潤。所以系統交易法,不在乎手續費的高低,也不因為手續費低給我們帶來多少利潤,在我們眼中,我們的交易成本是10%,即做一手糖的成本是400元。

交易週期與止損額度初探

在不同的交易週期裏,交易方向完全有可能相反。即5分鐘趨勢多頭交易,但是30分鐘趨勢交易卻是空頭信號。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在金狐上作了大量測試,探索出了不同交易週期的止損止贏方法。 
  通常止損價很少被觸到,但是並不表示我們不需要設置止損。 
 5分鐘:止贏3%,止損1%,回落1% 
 15分鐘:止贏5%,止損1.5%,回落1.5% 
 30分鐘:止贏80%,止損2.4%,回落2.4% 
 60分鐘:止贏100%,止損3%,回落3% 
 綜上所述,不論任何級別的交易,設好止贏位後,止損點為止贏位的30%,這樣做我們只要有30%的成功率交易就能賺錢。驗證了交易大師說過的話:成功的投資都是靠某幾次大的贏利來彌補多次的交易虧損。充分利用回落是保護利潤的法寶。
  操作技巧:如何操作回落,這裏你必須要有自動下單系統,如富遠、或金仕達超級下單系統。以多頭交易為例:4000開多,5分鐘級別交易,5分鐘系統的目標是120點。現價已經到了4095,眼看整數關口不破,在沒有出平倉信號以前,如果最高價4100為准,4100-41=4061,在自動下單內則設置止損條件:當賣出價<=4061,則市價平倉。這樣我們就保住了61點利潤。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將文章內容轉貼其它理財論壇。
保護自身利益,勿將盤勢看法與股市規律透露讓他人知悉。
引用網站文章請註明作者與出處。
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支持網站永續經營,請踴躍發言。
通過討論才能及早發現問題,不再犯同樣過錯!
增進下單技巧。
歡迎意見交流。
 

回覆時間 2007/04/02 16:42:14

作者匿稱:古海

 會員等級:管理者  
 會員編號:002
 理財金幣:+ 157470 
 發表總數:總計 23221 篇文章
 註冊日期:2004/02/11
 查看會員資料 會員資料  發送悄悄話 悄悄話題  發送電子郵件 發送郵件  參觀 古海 的個人網站 個人網站  回覆並引用原文 引用回覆  回覆本主題 回覆文章 

交易系統漫談交易系統(Trading System)
這個詞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始流行於華爾街(未做嚴格考證)。大約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跟著一批海歸這個詞進入國內投資界。目前國內關於交易系統的專著尚不多,其中波濤的《系統交易方法》公認為經典之作,其他還有一些,如王大毅的《贏家思路》、金石的《永久生存》、朴鐵軍的《波段贏金》。另外雪峰的《股市技術分析實戰技法》其實也談得很多而且很實在。國外引進的書有範•撒凱的《通向金融王國的自由之路》,這本書主要從趨勢跟蹤系統的角度來談,不是很全面。遺憾的是amazon上排名靠前的幾本國外交易系統經典著作都沒有被翻譯進來,如《Design, Testing, and Optimization of Trading Systems》這樣的好書。

  系統交易(system trading)、程式交易(program trading)、機械交易(mechanism trading)是三個不同的東東,既有聯繫也有區別。聯繫主要是都要用交易系統(trading system)。區別主要是:系統交易重在決策模式,是個層次比較高、涵蓋範圍比較大的概念。程式交易主要是指電腦自動下單(direct-access),當然下單的依據也是交易系統,但從實踐來看,其依據的交易系統多為公式型的。機械交易這個詞有的人給它的定義與程式交易基本相同,有的人給它的定義是指原始手工的程式交易,有的人給它的定義是指系統交易的初級階段。

  個人理解,交易系統是一種決策模式,或者說,它只是一個表像。在說起它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把作為決策模式的交易系統與具體的交易系統分開,否則極易引開話題。每個投資者都有自己的投資方法,例如有的是打聽消息,有的是技術分析,有的是市場分析,有的是靠感覺,有的是連感覺也不靠的衝動。當一個投資者逐漸形成一套比較穩定的方法時,我們就可以說他有了自己的交易系統。按照這個標準,估計散戶中起碼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有了自己的交易系統。交易系統本來的概念就是這麼簡單。所以可以說它只是一個表像。 
  個人理解,交易系統的本質意義有兩個。其一是它的一致性,也就是投資者要比較相信他的這一套,並一以貫之地按其進行操作,這樣有助於避免情緒化。當然,能在多大程度上避免情緒化,有時更決定於系統本身的表現。意義之二是它的系統性,所謂系統,大的可能是包括幾十項買賣規則,小的可能就是兩條規則,例如“大盤在歷史成本均線之上、個股股價創歷史新高即買入,買入後從新的新高點回調5%即賣出”,這就構成一個完整的交易系統。看起來好象就是這麼簡單。

  個人理解,真正成功的交易系統遠不是簡單的事。你要對投資有從哲學到工具的全面的東西。無數投資界成功者的經驗之談,都少不了講講投資哲學。簡單講,投資哲學就是要對投資要有理論、原理層次上的認識。這些認識首先是建立在全面知識的基礎上的。工具也很重要,除極個別投資機構或個人有能力條件自己開發一套軟體外,一般人只有利用現有的市面流行的軟體平臺。TradeStation是號稱世界第一的交易系統開發平臺,這個軟體的發展甚至主導了交易系統理念方法的發展。國內也有不錯的平臺,如投資家研發版和國際版、指南針無極版和鬼域版、分析家機構版和專業版,都可以作為基本完整的平臺使用,還有正在開發中的上海潤金交易助理。熟練掌握使用這些軟體平臺,是走向交易系統之路的很重要一步。投資哲學和軟體平臺只是兩個例子,其他還有大量的東西需要開發者去研究或掌握。

  個人理解,交易系統並不是全部。試圖依靠一套交易系統在證券市場(非指期貨市場)來長期穩定地獲利,只能是天方夜談。不管是線性的系統,還是所謂的非線性自適應的系統,都是如此。這是因為,股市是博弈。股市如棋,局局新,這句話在一定的範圍內是真理和規律。投資哲學、投資策略,洞察力、創造力、應變能力比一套具體的交易規則系統要重要得多。  

  再說說波濤。波濤先生絕對是值得尊敬的一位投資界導師。他在99年之前出的三本書絕對值得每一個投資者要看的書。注意,我說的是他的三本書,而不僅是其中的一本。事實上,《系統交易方法》這本書可能讀到的人很多,而讀到其他兩本《戰略》、《原理》卻相對少很多。這可能也是目前經常有人對波濤和交易系統有理解誤會的一個原因。我個人覺得,波濤先生的這三本書出版順序好象本來應該倒過來,第一本應該是《戰略》,第二本是《原理》,第三本才是《方法》。不過《戰略》的最後一章應該改到《方法》那本書中,或者是寫成第四本書。讀者按照這個順序認真學下來,收穫估計要大很多。

  雪峰先生在《實戰技法》一書的後記中寫道:一支利箭穿越股市的天空,那是射向彼崖的渴望之箭。窗外夜色蒼茫,但我的內心卻星斗滿天,從此擁有了充滿激情和挑戰的歲月。波濤先生在《戰略》一書的後記中寫道:開發交易系統的過程很像高僧修練“舍利子”的過程。只有經過長年的一心一意的艱苦修練,然後才可能昇華出“舍利子”。這裏需要兩個“練(煉)”字,缺一不可。所以關鍵在於“得道”。以上兩位先生的著書後記,極好地說出了什麼叫正道與境界。 
從直覺交易者到系統交易者
一個初入期市的交易者往往靠自己的直覺交易,但這種直覺又常常是一種錯覺,是直覺的低級形式,他們不可能靠這種直覺獲利;一個經歷長期失敗的交易者能夠通過使用機械式的交易系統來規範自己的交易行為,從而轉化為一個系統交易者,這是進步的表現,是一個失敗的交易者走向成功的重要的一步;不可否認,直覺(靈感)是存在的,它是交易的高級形式,屬於藝術範疇,交易大師眼中的期貨交易永遠是技術和直覺的完美結合,同時也是科學和藝術的結晶。

  記得初入期市的時候,我常和身旁的一位同行討論行情,但幾乎每一次我們的觀點都不一致,他看漲時我就看跌,我看跌時他偏看漲。起初我很不明白,同為技術交易者,為何對行情的看法有如此大的差異?後來才明白,我是趨勢交易者,關心的是一段時期價格的變化,而他卻是一位元短線交易者,關心的卻是當天或明天價格的變化。還因為我是趨勢交易者,操作手法必然是追漲殺跌型的,他是短線交易者,操作手法必然是高拋低吸型的,我們的操作手法正好相反,所以對行情的看法也必然相反。後來,我不再同他討論行情,而是找了一位元交易類型和風格同自己相似的交易者一起討論行情,這樣我們的觀點也就在大多數時候一致了。

  沒有人單純靠技術交易,每個人都依照自己的信念系統交易,每個交易者都是一套獨立的交易系統。只不過不同交易者,其交易系統有好有壞:好的交易系統是經過實踐證明了的能夠長期穩定贏利的體系,它是完整的,連貫的,前後一致的;差的交易系統是不完整的,間斷的,前後矛盾的,因而不可能穩定地贏利。有位元交易者去年聽了某專家的建議做空大豆,後來大豆連續大漲,那位專家也就沒了蹤影,這位元交易者不知所措,因為那位專家很有名氣,所以他一直持有空單,最後空單被強平,損失慘重。我們且不論那位專家的水平如何,就交易者自身而言,他只是接受了專家的建議,而沒有獲得那位元專家的交易系統,因此建倉後出了問題也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才是他失敗的根源。

  勝任的交易者應該建立起自己完備的,連貫的,適合於自己的交易系統。不同的交易者擁有自己不同的交易系統,有的人喜歡用K線,有的人喜歡用形態,有的人喜歡用波浪理論等等。就拿K線來說,有的人喜歡用日線,有的人喜歡用60分鐘圖,有的人喜歡用30分鐘圖甚至5分鐘圖表來交易。再比如說,有人告訴你某種商品可以買了,並不代表商品價格就會有多大漲幅,你得弄清楚他說的是在什麼交易系統下的買入信號,5分鐘?10分鐘?30分鐘?還是日線?前者代表行情的級別較小,後者才代表有大級別的行情,而且預期風險和收益也是不一樣的。

  交易系統應該是連貫和前後一致的,這一點不僅指交易系統本身的連貫性和一致性,還指交易主體——交易者,要始終堅持自己的交易系統。如果你以日線圖的信號入市,就應該以日線圖的信號出場;如果你以30分鐘圖的信號開倉,也應該以30分鐘圖的信號平倉;但大多數交易者在根據某個交易信號入市後,往往被自身情緒和主觀願望所困擾,過早或過晚地平倉,而沒有堅持自己的交易系統,當然交易業績也就不太理想了。

  我把交易者分為直覺交易者和系統交易者,前者是指靠自己信念系統交易的人,後者是指擁有機械交易系統的人,但這個機械的交易系統必須是經過統計學或實踐證明了的,能夠長期穩定贏利的系統。一個初入期市的交易者一般是一個直覺交易者,他們依靠自己對市場的體驗交易,由於他對市場的理解和實踐經驗有限,他們的這種直覺往往是一種錯覺。比如說,在上漲趨勢中,一個新手看見某商品連續大漲就會迫不急待地想去做空,被套了還要加倉,這於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低買高賣的理念有關;還有些交易者看見以前K線中出現了某種看漲形態,後來商品價格也的確上漲了,便以為出現這種形態都會看漲。其實,他的這種看法是對以前的認知體系所產生的一種依賴性。但歷史不會簡單重複,“這一次”不等同於“上一次”,以往的經驗不能完全成為判斷現在的依據。

  對於初入期市的新手而言,最大的不幸是他的直覺往往導致了他的錯誤。在去年的銅的大牛市中,某交易者看對了方向卻沒賺到錢,為什麼呢?原來他一直持有銅的多單,但銅價一上漲,他總認價格漲得太快太猛要調整了,於是先平了倉想等價格跌下來再買,哪知這次銅價一漲就沒回頭,一直漲到了三萬點,氣得這位仁兄捶胸頓足、後悔不迭。

  交易中最大的敵人不是市場而是交易者自己,我們每一次失敗的經歷都說明:不是市場太聰明,而是我們太自作聰明,太自以為是,我們在交易中總是被自己的主觀情緒、欲望所擊敗。為了避免我們被主觀情緒所困擾,我們可以使用機械式的交易系統來規範我們的交易活動,但即使有了交易系統,但交易是否成功還是決定於人本身,在於交易者能否始終堅持自己的交易體系。一套成功的交易系統交給不同的人操作,卻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這是因為人本身的因素在交易中起著決定性作用。同時應該指出的是,一個初級的交易者在利用自己的直覺進行了一段不太理想的交易後,便懂得自己的交易行為需要某種形式的規範,有意願轉變成為一個系統交易者,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是一個失敗的交易者轉化為一個成功的交易者的重要的一步。

  對交易者而言,我們一切的技術分析、資金管理、風險收益比等參數的測定都是在我們大腦的左半球完成,而一切直覺、靈感卻來源於大腦的右半球。如果說期貨交易是一門藝術,那麼藝術靈感的產生便來自於右腦,右腦具有無窮的潛能。據最新研究表明,啟動靈感的地方稱為“扣帶前回”(ACC),ACC在大腦中處於一個被稱為“認知”與“情緒”交互作用的介面,該區的上部和下部與人的認知活動和情緒活動密切相關,因此直覺(靈感)的產生是邏輯思考與情感思維激烈衝突的結果。直覺(靈感)屬於藝術範疇,直覺交易也是一門藝術,交易大師在大家不敢買時買入,在大眾一致看好時賣出,從當時的技術分析、交易系統的層面來看是不可理喻的——這就是直覺,這就是靈感,說不清也道不明,只能解釋為對市場的深刻理解和領悟,是交易的高級形式。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將文章內容轉貼其它理財論壇。
保護自身利益,勿將盤勢看法與股市規律透露讓他人知悉。
引用網站文章請註明作者與出處。
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支持網站永續經營,請踴躍發言。
通過討論才能及早發現問題,不再犯同樣過錯!
增進下單技巧。
歡迎意見交流。
 

回覆時間 2007/04/02 16:44:13

作者匿稱:whfym

 會員等級:首次結緣
潛水漁民
 
 會員編號:004398
 理財金幣:+ 1 
 發表總數:總計 1 篇文章
 註冊日期:2007/07/17
 查看會員資料 會員資料  發送悄悄話 悄悄話題  發送電子郵件 發送郵件  回覆並引用原文 引用回覆  回覆本主題 回覆文章 

学习学习,还真麻烦那有那么多的话要说

影神
 

回覆時間 2007/07/17 14:01:28
本主題只有一頁。 回上一頁
快速回覆文章: 有關交易系統的文摘
用戶名稱及密碼: 用戶名稱: 註冊會員? 安全密碼: 忘記密碼?



使用表情文字轉換?

   您可以使用鍵盤上的 Ctrl + Enter 鍵直接送出回覆

↑回頁首↑


本網站訊息內容著作權及責任歸作者所有,不作為投資決策依據,版權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
本網站發表言論純屬發表者個人意見,與..:: 股市週期網 流量統計系統 ::.. 股市週期網 StockCycle 立場無關。
本網站所有的標籤與註冊商標由原創作者所有,本站僅提供連結,不代表擁有版權,如有侵權,請通知站長移除。